血漿蛋白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及生物化學家的廣泛重視,正在進展的領域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生物化學家分離純化各種血漿蛋白質組分,研究它們的物理性質、氨基酸的組成及順序,以及某些蛋白質中結合的糖、脂類、金屬化合物、活性多肽、類固醇激素和其它各種化合物。許多工作是對這些蛋白、降解、轉換更新與代謝調節(jié)的研究。
2.生理學家與病理生理學家長期以來對血漿蛋白質的生理功能感興趣研究它的膠體性質、緩沖性質和生理作用,在運輸脂類、多種金屬和微生時、元素中的作用,在結合和調節(jié)活性激素外外源性藥物體內過程中的作用,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以及血漿蛋白質在反蝒腎小球濾過、腎小管回收功能和肝細胞功能方面的意義。
血漿蛋白質亦廣泛地應用于研究營養(yǎng)學問題,特別是蛋白質的營養(yǎng)不良。
3.血漿蛋白質具有遺傳的變異如結合珠蛋白和轉鐵蛋白等在不同人群中常見有結構上的差異。還有一些雖然是少見的遺傳變異(如缺乏某一種脂蛋白或免疫球蛋白),可表現一定的臨床癥狀,亦具有臨床醫(yī)學上的意義。由于血液是人體組成中最易獲得的標本,遺傳學家常利用血漿蛋白質結構上的差異作為研究人群與家族遺傳特征的標志。
4.在臨床生物化學實驗室中血漿蛋白質的分析一直是最主要的常規(guī)工作之一。最早就用于有關肝及腎疾病和血液惡性腫瘤的診斷與預后的監(jiān)測。近年來由于個別蛋白質微量和特異的分析檢測技術的進展,為不少病理過程和疾病的診斷又提供了新的信息。
血漿蛋白質中不少特殊成分的研究,如血液凝固因子、免疫球蛋白組分及補體系統組分的檢測,在血液學與免疫學中都是基本的理論和實踐。
5.在進化與個體發(fā)育的生物化學研究中,已發(fā)現有不少正常胎兒時期的蛋白質可以在惡性癌腫病人中重新出現。血漿蛋白質合成的調控,如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的表達與釋放,在臨床醫(yī)學中是長期受注意而又尚未完全解決的課題,它與限制炎癥過程密切相關。此外,尚有不少蛋白質水解酶的特異抑制物在血漿中循環(huán),它們具有十分重要的代謝調控作用,雖然其體內過程尚未被完全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