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湖南省晉升醫(yī)學高級職稱試題集
一、基礎題
(一)多選題
1、 現(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展方向應以何為主?(A)
A、依靠高科技進步 B、進一步完善衛(wèi)生服務,減少疾病
C、預防為主 D、提高臨床的診療水平 E、消除致病因素
2、 治理環(huán)境污染的重點應是(A)
A、治理 工業(yè)“三廢”的排放 B、消除致病因子
C、預防生活性污染 D、預防公害病 E、預防農業(yè)污染
3、防止溫室效應,最有實際意義的(B)
A、控制能源的消耗 B、植樹造林 C、控制大氣中的氯氟烴類的含量
D、避免過多的太陽輻射直接照射地面 E、以上都不是
4、紅外線生物學作用的基礎是(D)
A、免疫增強作用 B、促進生物氧化過程 C、蛋白質變性
D、熱效應 E、色素沉著
5、水的總硬度是指(B)
A、鈣、鎂等鹽類的總量 B、鈣、鎂離子的總量 C、鈣、鎂的硫酸鹽的總量
D、鈣的重碳酸鹽的總是 E、以上都不是
6、短波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主要是因為它可使細菌(B)
A、細胞膜破裂,細菌死亡 B、細胞核蛋白變性凝固
C、干擾細菌多種酶系統(tǒng) D、代謝酶受到抑制 E、以上都不是
7、 在濕熱
A、2小時 B、3小時 C、4小時 D、5小時 E、6小時
8、 黃曲霉素中,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強的是:(C)。
A、黃曲霉毒素G1 B、黃曲霉毒素G
D、黃曲霉毒素B2 E、黃曲霉毒素GM1
9、 鋅的良好食物來源是:(B)
A、植物性食品 B、動物性食品 C、海產品 D、糧谷類 E、藻類食品
10、肉毒毒素中毒的典型癥狀是(D)
A、腹痛、腹瀉、嘔吐 B、米泔水樣便 C、意識不清,循環(huán)障礙
D、視力模糊,咀嚼與吞咽困難 E、黃綠色水樣便
11、大豆中可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是(A)
A、卵磷脂 B、碳水化合物 C、無機鹽 D、B族維生素 E、以上都不是
12、長期以下列哪種食物為主食的地區(qū)多發(fā)糖尿病?(D)
A、谷類 B、玉米 C、豆類 D、木薯 E、小麥
13、黃曲霉素菌最宜在哪種食物中生長繁殖(A)
A、花生 B、小麥 C、稻米 D、棉花 E、豆類
14、能唯一通過母體胎盤而使嬰兒在出生后獲得短期自動免疫的球蛋白是(A)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15、對某些傳染病的早期診斷的凝集試驗,主要是測定血清中的(B)
A、IgA B、IgM C、IgG D、IgD E、C3與CH50
16、保護易感人群采用各種免疫措施中最重要的是(B)
A、轉移因子等免疫激活劑 B、減毒疫苗或疫苗 C、丙種球蛋白
D、高價免疫球蛋白 E、中草藥預防
17、預防細菌性痢疾的綜合措施應以下列哪項為重點:(C)
A、隔離及治療病人 B、發(fā)現(xiàn)處理帶菌者 C、切斷傳播途徑
D、服用“依鏈”痢疾活疫苗 E、流行季節(jié)預防服藥
18、阿米巴痢疾最嚴重的并發(fā)癥是:(B)
A、肝膿腫 B、穿孔性腹膜炎 C、腸出血 D、闌尾炎 E、結腸肉芽腫
19、霍亂患者臨床上有劇烈水樣腹瀉是由于(B)
A、細菌有內毒素引起腸細胞分泌功能增加
B、細菌的外毒素激活環(huán)磷酸腺苷介質系統(tǒng)引起小腸過度分泌
C、活菌產生的酶引起粘膜損傷和炎癥
D、弧菌的溶血素引起植物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失調
E、膽汁分泌減少,引起胃腸功能紊亂
20、猩紅熱的病原是(B)
A、甲型溶血性鏈球菌 B、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C、丙型溶血性鏈球菌
D、糞鏈球菌 E、以上都不是
21、猩紅熱的主要傳播途徑是:(E)
A、接觸污染的食物與用具 B、皮膚傷口 C、產婦的產道
D、脫皮期的皮屑 E、空氣飛沫傳播
22、瘧疾最常見的體征是:(D)
A、貧血 B、黃疸 C、肝腫大 D、脾腫大 E、唇周單純皰疹
23、瘧疾患者經(jīng)抗瘧治療后癥狀消失二月后又預見現(xiàn)癥狀發(fā)作,這是由于:(B)
A、不同瘧原蟲混合感染 B、復發(fā) C、復燃
D、瘧原蟲產生耐藥性 E、抗瘧藥已從體內完全排泄
24、鉤端螺旋體病最常見的臨床類型是:(A)
A、流感傷寒型 B、肺大出血型 C、黃疸出血型
D、腦膜腦炎型 E、混合型
25、人體感染血吸蟲后,在人體內因血吸蟲卵引起的病變以哪一部位最為嚴重(C)
A、脾臟 B、小腸腸壁 C、肝臟與結腸腸壁 D、門靜脈 E、腸系膜靜脈
26、華支睪吸蟲病的保蟲宿主是:(E)
A、淡水魚 B、釘螺 C、淡水蝦 D、淡水螺 E、貓犬
27、馬來絲蟲病慢性期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是(D)
A、乳糜尿 B、陰囊象皮腫 C、乳糜腹水 D、象皮腿 E、乳糜腹瀉
28、早期絲蟲病最常見的癥狀是:(B)
A、絲蟲熱 B、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 C、精索炎、副睪炎、睪丸炎
D、肺部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綜合征 E、以上均不是
29、下列可引想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B)
A、NO2 B、SO
30、溫室效應是因大氣中何種物質含量增高所致(C)
A、S02 B、NO C、CO2 D、CO E、碳氫化物
(二)是非題
1、 消化系統(tǒng)由消化管和消化腺兩大部分組成。(正確)
2、 當心室收縮時,動脈血自左心室流入主動脈,再沿各級動脈發(fā)支到全身各部的毛細血管,再經(jīng)各級靜脈,最后經(jīng)上、下腔靜脈回右心室,血液沿上述路線的循環(huán)稱體循環(huán)或大循環(huán)。(正確)
3、 T淋巴細胞又叫胸腺依賴式淋巴細胞,簡稱T細胞。B淋巴細胞又叫骨髓依賴式淋巴細胞,簡稱B細胞。(正確)
4、 結核菌素試驗是應用結核菌素進行皮膚試驗來測定機體對結核桿菌是否有免疫能力的一種試驗。(正確)
5、 某地區(qū)一個村莊人群中出現(xiàn)多例成年人身高低于
6、 評價室內空氣質量指標中,細菌指標多采用結核桿菌總數(shù)和細菌總數(shù)。(錯誤)
7、 成人體內鐵大部分存在于肝臟。(錯誤)
8、 猩紅熱的主要傳染源是鏈球菌咽峽炎患者。(錯誤)
9、 質粒是存在于細菌胞質中的染色體外的遺傳物質,多為閉合的環(huán)狀的雙股DNA。(正確)
10、病原微生物、細菌外毒素和類毒素、動物免疫血清、異嗜性抗原,同種異體抗原都是醫(yī)學上重要的抗原物質。(正確)
11、由于食用大量含硝酸鹽的腌菜后,經(jīng)腸道細菌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后者可使用血紅蛋白中的二價鐵氧化成三價鐵,形成高鐵血紅蛋白而喪失攜帶氧的能力,這種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稱為“腸源性發(fā)紺”。(正確)
12、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傳播是通過吸入含病毒的塵埃。(錯誤)
13、鉤端螺旋體病的感染方式主要是昆媒叮咬。(錯誤)
14、日本血吸蟲病的基本病變主要是由童蟲在宿主移行引起。(錯誤)
15、細菌的繁殖方式是復制。(錯誤)
(三)填空題:
1、 促進血凝的因素有 生物因素如VitK 、物理因素如沙布、 中草藥如云南白藥。
2、 細菌的基本形態(tài)有 球菌、 桿菌 、 螺形菌。
3、 病毒在人群個體之間的傳播,稱 水平傳播 ,通過胎盤或產道,病毒直接由母體傳給子代的方式稱 垂直傳播 。
4、 用人工的方法接種菌苗、疫苗或類毒素等物質,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來獲得免疫力的方法,稱 人工自動免疫。
5、 在消毒學中殺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稱 消 毒 ,殺滅物體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病原體和非病原體)稱 滅菌 。
6、 在衛(wèi)生學中,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方法,稱 防腐 。
7、 感染性按蚊在瘧原蟲生活史中是 終 宿主。
8、 瘧原蟲在人體內生活史中,引起傳播的原蟲是 紅細胞內期配子體 。
9、 鉤端螺旋體可自病人的 尿液 排出。
二、疾病頻率測量中有哪些發(fā)病方面的指標?請逐一解釋(可公式化)。
1、 發(fā)病率=(一定時期內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數(shù))÷(同時期暴露人口數(shù))×k
2、 罹患率=(一定時期內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數(shù))÷(同時期暴露人口數(shù))×k
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圍,短時間內的發(fā)病率
3、患病率
時點患病率=(某一時點一定人群中現(xiàn)患某病新老病例數(shù))÷(該時點人口數(shù))×K
期間患病率=(某一觀察期間一定人群中現(xiàn)患某病新老病例數(shù))÷(同期的平均人口數(shù))×K
4、感染率=(受檢者中陽性人數(shù))÷(受檢人數(shù))×k
5、續(xù)發(fā)率=(一個潛伏期內易感接觸者中發(fā)病人數(shù))÷(易感接觸者總人數(shù))×k
6、病殘率=(病殘人數(shù))÷(調查人數(shù))×k
三、疫情處理:
若請你去調查和處理這一事件,試問:
1、發(fā)生的這批病人可疑何???為什么?
2、為明確診斷,在你初步調查中,要了解掌握哪些問題?
3、應采取哪些標本?
4、應立即采取哪些措施?
參考答案:
1、 這批病人有發(fā)熱、惡心、腹痛,可初步排除霍亂。
這批病人無膿血便,里急后重,可初步排除菌痢。
這批病人主要表現(xiàn)為急性胃腸炎,在短時間內發(fā)病多,同一癥狀,很可能是細菌性食物中毒。
為進一步確診,應收集有關流行病學證據(jù)及實驗室(細菌學及血清學)證據(jù)。
2、 在初步調查中應了解:
(1)發(fā)病前24小時內的食譜,此食譜中各種食物來源、購買、貯藏、加工、烹調、出售的全過程。
(2)首發(fā)病例時間、發(fā)病數(shù)高峰的時間,目前是否還有發(fā)病。
(3)發(fā)病者是否均在食堂用膳,有無平時不在食堂用膳,但21日距離偶爾在該食堂進食某餐發(fā)病的例數(shù)。
(4)食堂衛(wèi)生情況,炊事人員中有無腹瀉史等。
3、 應立即采集下列標本:
(1)發(fā)病前24小時內曾經(jīng)食用過的剩余食物。
(2)有關炊事、餐具、容器等的涂拭標本。
(3)病人的嘔吐物及糞便。
(4)部分典型病人的血清標本等。
4、 應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1)禁食用一切可疑致病食物或銷毀。
(2)衛(wèi)生清掃。
四、病例分析:
8月上旬,某打工妹2天前從有腹瀉流行的沿海地區(qū)回鄉(xiāng)來,并帶有海產品,在當?shù)赜泻壬?,回鄉(xiāng)后與親戚等7人共進午餐,吃過海魚蝦等食物,并親自烹調查,當天夜晚,該打工妹開始輕度腹瀉、惡心、無嘔吐或發(fā)熱,不久腹瀉次數(shù)頻繁,量較多,呈黃水樣,無腹痛或里急后重,體檢呈中度脫水貌,與其共進餐的親友2人于次日先后發(fā)病,癥狀相似,你對該患者初步診斷為哪種傳染???應采取哪些預防措施?
參考答案:
1、 初步診斷為霍亂。
2、 同時應采取如下措施:
(1)6小時內向當?shù)丶膊☆A防控制機構(衛(wèi)生防疫部門)報告疫情,并送樣進一步確診。
(2)對病人送傳染病院隔離治療,并對病人的糞便等排泄物進行消毒,對其他進餐而未發(fā)病者及其他密切接觸者醫(yī)學觀察。
(3)對當?shù)刈龊盟垂芾?,加強消毒?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COLOR: red;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1473 FONT-VARIANT: normal! important; mso-font-kerning: 1.0pt; text-effect: none; mso-bidi-font-weight: normal;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體">
(4)加強食品衛(wèi)生和集市貿易管理工作。
(5)開展愛國衛(wèi)生運動,作好垃圾糞便的管理和滅蠅工作。
(6)開展預防腸道傳染病的宣傳工作。
五、假設我省湖區(qū)夏季連續(xù)下雨成災,可能出現(xiàn)哪些傳染病,請分類敘述,并提出退水后的預防措施?
參考答案:
1、 根據(jù)我省歷年洪水季節(jié)和地理環(huán)境,水災后易出現(xiàn)以下幾類傳染?。?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COLOR: red;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1473 FONT-VARIANT: normal! important; mso-font-kerning: 1.0pt; text-effect: none; mso-bidi-font-weight: normal;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體">
(1)腸道傳染?。喝缂仔筒《拘愿窝?、霍亂、傷寒與副傷寒、細菌性痢疾等。
(2)與鼠類有關的傳染?。恒^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
(3)與蚊媒有關的傳染?。阂夷X、瘧疾等。
(4)呼吸道傳染?。毫餍行?a href="http://www.genyda.com/jibing/ganmao/" target="_blank" title="感冒" class="hotLink">感冒等。
(5)湖區(qū)的血吸蟲病急性感染。
2、 退水后措施:
(1)首先清理污物,垃圾,如動物尸體、腐敗物質等,可進行焚燒或運往遠離水源,遠離居民點,進行無害化處理。
(2)殺蟲、滅鼠。
(3)進行飲水消毒和污水處理。
(4)加強食品衛(wèi)生管理、嚴禁吃腐敗變質食品,加強餐具消毒。
(5)必要的有針對性的預防接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