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绘i骨皮質指數;骨質疏松
摘要目的:通過鎖骨皮質指數分析,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患者繼發(fā)骨質疏松的可能。方法:抽取符合COPD診斷的患者胸片40例作為觀察組,抽取體檢科職工體檢健康男性胸片40例作為對照組,以右側鎖骨中點處為測量點,分別測量該點處的鎖骨皮質厚度,計算皮質指數,以低于正常人骨密度標準差兩倍為診斷骨質疏松標準。結果:COPD組與對照組間的鎖骨皮質指數及骨質疏松發(fā)生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COPD患者易繼發(fā)骨質疏松,利用胸片測量鎖骨皮質指數來診斷骨質疏松是可行的簡便快捷的方法。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鎖骨皮質指數;骨質疏松
利用胸片測量鎖骨皮質指數來診斷骨質疏松,國內有報道但甚少[1],我們通過對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患者的鎖骨皮質指數測量分析,發(fā)現(xiàn)COPD患者易繼發(fā)骨質疏松,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測量對象正常人骨質疏松出現(xiàn)時間為50歲以后[2],為防止老年性骨質疏松影響,我們隨機抽取我院40例符合診斷的COPD患者,均符合診斷的必備條件:肺功能檢查中吸入支氣管擴張藥后,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70%,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預計值)<80%.年齡范圍在40~50歲之間,均為男性,無鎖骨外傷史、畸形等病變史,無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無腎病史,無激素使用史。對照組為40例健康男性,資料來源于單位體檢職工,年齡在40~50歲之間。
1.2方法均攝取胸后前位片,焦片距1.8米,采用日本島津800mAX光攝影機。在右側鎖骨中點處測量垂直內外位,徑差為皮質厚度,皮質指數為皮質厚度占垂直外徑比例,以低于正常人骨密度標準差兩倍為診斷骨質疏松標準[3],即小于0.31.
2結果
兩組鎖骨皮質指數見表1.經統(tǒng)計學處理,COPD組與對照組男性鎖骨皮質指數、骨質疏松發(fā)生率比較P<0.05(χ2=4.51),差異具有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COPD組與對照組鎖骨皮質指數對比分析(略)
3討論
COPD組患者鎖骨皮質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骨質疏松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與國內學者利用骨密度儀測定COPD患者骨密度的結論報道一致[4].COPD患者肺泡通氣不良或(并)肺泡血流灌注減少,通氣與血流比例失調,使換氣功能發(fā)生障礙,引起缺氧。缺氧時,胃腸道淤血,功能降低,影響了維生素D和Ca的吸收;缺氧時,腎皮質細胞功能減弱,(OH)2D3生成減少,影響鈣的代謝;缺氧也可以導致骨基質形成減少,成骨細胞活力降低,諸多因素導致骨的吸收大于骨的形成,最終引起骨質疏松。目前,測定骨密度的儀器不乏有先進的測定儀,測量的部位多種多樣,正位胸片是COPD患者常規(guī)檢查項目,放射科醫(yī)師在觀察肺心膈的同時,可以通過測量鎖骨皮質指數,及早發(fā)現(xiàn)骨質疏松的病例,為臨床及患者提供診斷骨質疏松的早期資料,尤其是那些沒有先進的骨密度測定儀的基層醫(yī)院,該方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骨質疏松的診斷手段。
參考文獻
[1]王寧。肺心病人100例的鎖骨皮質厚度分析[J].四川醫(yī)學,2004,25(9):1034.
[2]朱建民,金宗達。鎖骨皮質指數測量[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1996,4(1):5-7.
[3]楊定焯,莊章圃,董貞純,等。鎖骨片診斷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指標和發(fā)生率分析[J].實用放射學雜志,1992,8(10):595-598.
[4]孫文萍,薛延,劉思金,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骨質疏松癥關系的分析[J].北京醫(yī)學,2001,23(3):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