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錐體系是管理骨骼肌隨意運動的系統(tǒng),主要由上、下兩級神經元組成。上運動神經元的胞體主要位于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葉前部,即錐體細胞;它們發(fā)出的軸突集聚成下行纖維束稱為錐體束。其中下行至脊髓直接或間接終止于脊髓前角運動細胞的纖維束稱皮質脊髓束;直接或間接止于腦神經運動核的纖維束稱皮質核束。下運動神經元的胞體位于前角和腦神經軀體運動核。前者發(fā)出的軸突參與構成脊神經前根及脊神經軀體運動纖維,支配軀干四肢骨骼肌。后者發(fā)出的軸突構成腦神經軀體運動纖維,主要支配頭面部骨骼肌。
1.皮質脊髓束 支配軀干、四肢的骨骼肌。
主要起于中央前回上2/3和中央旁小葉前部的錐體細胞的纖維→內囊后腳(后肢)、中腦、大腦腳、腦橋至延髓→形成錐體→大部分纖維形成錐體交叉→交叉后的纖維皮質脊髓束→逐節(jié)間接或直接終止于同側前角運動細胞。小部分沒交叉的纖維→形成皮質脊髓前束(此束只存在中胸節(jié)段以上)→逐節(jié)交叉至對側間接或直接止于前角運動細胞。
2.皮質腦干束 也稱皮質核束或皮質延髓束,支配頭面部骨骼肌。
主要起于中央前回下1/3的錐體細胞,纖維經內囊膝下降至腦干,陸續(xù)止于腦神經軀體運動核。其中面神經核下部(支配下部面?。┖蜕嘞律窠浿唤邮軐绕べ|腦干束的支配,其余腦神經軀體運動核均接受雙側皮質腦干束的支配。
一側皮質腦干束損傷,只有對側下部面肌和對側舌肌癱瘓,而受面神經上部支配的上部面肌以及其余腦神經軀體運動核支配的咀嚼肌、眼球外肌、咽喉肌均不受影響。
錐體系的任何部位損傷都可引起其支配的骨骼肌的隨意運動障礙,出現(xiàn)癱瘓。由于下運動神經元受上運動神經元的控制,下運動神經元對肌肉還有營養(yǎng)作用并組成反射弧,故上下兩級神經元受損后,癱瘓所表現(xiàn)的體征不同:
上運動神經元(如大腦皮質的軀體運動中樞、錐體束)受損傷時,引起的骨骼肌癱瘓稱為中樞性癱瘓,由于下運動神經元失去了上運動神經元的控制,下運動神經元興奮性增強可出現(xiàn):腱反射亢進,肌張力增強,并出現(xiàn)病理反射如巴彬斯基(Babinski)征。
下運動神經元(如前角運動細胞、腦干軀體運動核、脊神經、腦神經)受損傷時,引起的骨骼肌癱瘓,稱周圍性癱瘓,深、淺反射均消失,肌張力減弱或消失,肌肉變軟,又因肌失去了下運動神經元的營養(yǎng)作用,肌萎縮明顯。此種癱瘓也稱弛緩性癱或軟癱。
中央前回下部皮質或皮質腦干束受損時,引起的對側下部面肌和舌肌癱瘓,臨床上稱核上癱。面神經核上癱,其臨床表現(xiàn)為:對側鼻唇溝變淺或消失,發(fā)笑時病灶側口角斜向上,但兩側額紋存在,眼瞼閉合正常。舌下神經核的核上癱表現(xiàn)為伸舌時舌尖偏向病灶的對側,舌肌不萎縮。
腦神經軀體運動核或腦神經受損時導致的癱瘓又稱核下癱。面神經核的核下癱表現(xiàn)為患側所有面肌癱瘓:額紋消失,眼瞼不能閉合,鼻唇溝變淺或消失,發(fā)笑時口角斜向健側。舌下神經核的核下癱表現(xiàn)為:伸舌時舌尖偏向病灶側,舌肌萎縮。
- · 位于延髓內的腦神經核是?2023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摸底測試題來答!
- · 導致腱反射亢進的病損部位為?2023臨床助理醫(yī)師考生你知道嗎?
- · 2023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知識點《錐體束損害的反射改變》測試題
- · 【收藏】歷年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重點科目《精神神經系統(tǒng)》經典A1型題冊
- · 2022臨床助理醫(yī)師筆試考前速記-《血液系統(tǒng)》10個常見考點
- · 【臨床助理A1型模擬題】脊髓型頸椎病最重要的診斷依據(jù)為
- · 臨床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考試第二站體格檢查:跟腱反射
- · 膝反射——臨床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考試體格檢查習題
- · 肌力、肌張力——臨床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技能第二考站習題
- · 臨床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資格考試知識點【苯海索】精選題(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