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圍產期心肌病是一種什么病,一般是由哪些因素導致的”,可能不少人想要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編輯將搜集整理的相關資料分享給大家,供參考。
所謂的圍產期心肌病,又稱為產后非炎癥心肌病、產后心肌病、產后心臟病、產前心臟病、分娩前后心肌病、妊娠心臟病、中毒性產后心肌炎。圍產期心肌病是指沒有心臟病,又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而在妊娠最后3個月或在產后6個月內發(fā)生的累及心肌為主的一種心臟病,因其主要是發(fā)生在圍產期,故稱為圍產期心肌病。
1、細菌和病毒
細菌毒素和病毒可以導致心肌纖維破壞,與擴張型心肌病關系密切,而圍產期心肌病的表現(xiàn)也酷似擴張型心肌病,所以可推測細菌和病毒感染可能是圍產期心肌病的病因之一。
2、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常發(fā)生在妊娠24周以后,臨床表現(xiàn)為高血壓、浮腫和蛋白尿。嚴重時出現(xiàn)抽搐、昏迷及心腎衰竭,甚至發(fā)生母嬰的死亡。孕婦舒張壓若升高2.6KPa,不管血壓是否大于17.3/12.0KPa,均應診斷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3、妊娠
圍產期心肌病與妊娠密切相關,至少妊娠是圍產期心肌病發(fā)病的條件因素。多次妊娠的婦女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初次妊娠者;有圍產期心肌病病史的患者再次妊娠時復發(fā)概率 ;高齡和雙胎或多胎妊娠者發(fā)病率明顯增高。
4、硒缺乏
缺硒可使心臟更易遭受病毒感染、高血壓或低鈣血癥的損害。但硒缺乏是誘發(fā)圍產期心肌病的誘因,還是圍產期心肌病造成的結果,尚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圍產期心肌病是一種什么病,一般是由哪些因素導致的”的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搜集,希望對想要了解相關問題的人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