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牢記相關知識點,離不開不斷地有針對性地鞏固復習。關于“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修復學》核心考點:牙列缺失后的組織改變”,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相關內容分享如下,希望對大家復習備考提供幫助!
牙列缺失后的組織改變
1.骨組織的改變牙齒缺失后,牙槽骨所受功能刺激的方式改變,牙周膜的骨形成能力及神經感覺能力喪失,牙槽骨代謝能力下降,導致牙槽突骨質的改建和吸收,形成牙槽嵴。
牙槽嵴的吸收速度與牙齒的缺失原因、缺牙時間、骨質致密程度、牙槽嵴受力情況,以及患者全身健康與骨質代謝情況有關。牙周病導致的牙列缺失往往伴隨明顯的牙槽嵴吸收。牙槽嵴骨組織改建的程度在拔牙后前3個月內變化最大,6個月時拔牙窩完全愈合,骨吸收速度顯著下降,拔牙后2年吸收速度趨緩,平均吸收速度約為每年0.5mm,缺牙時間越長,牙槽嵴吸收越多。
牙槽嵴吸收多少與骨質致密度直接有關,上頜牙槽嵴外側骨板較內側骨板疏松,外側骨板吸收較內側骨板多,牙槽嵴吸收的方向為向上向內。而下頜牙槽嵴內側骨板較外側骨板疏松,內側骨板吸收較外側骨板多,牙槽嵴吸收的方向為向下向外,結果上頜弓的外形逐漸縮小,下牙弓外形逐漸變大。久而久之,導致上下頜牙槽嵴前部和后部空間位置關系的不協(xié)調。此外,由于下頜牙槽嵴承托(牙合)力的區(qū)域面積僅約為上頜的50%,因此下頜牙槽嵴單位面積受力較大,下頜牙槽嵴的平均吸收速度是上頜的3——4倍。
Atwood根據無牙頜牙槽嵴的形態(tài),將牙槽嵴吸收程度分為四級:
一級:牙槽嵴吸收較少,有一定的高度和寬度,形態(tài)豐滿者;
二級:高度降低,尤其是寬度明顯變窄,呈刀刃狀的牙槽嵴;
三級:高度明顯降低,牙槽嵴大部分吸收而低平者;
四級:牙槽嵴吸收達基骨,牙槽嵴后部形成凹陷者。
2.軟組織的改變隨著牙列缺失和患者年齡增大,口腔軟組織將出現退行性和增齡性改變。比如,咀嚼黏膜上皮變薄,失去角化層,彈性差,黏膜下層疏松,轉化為非咀嚼黏膜,而且敏感性增強,易感疼痛,易受損傷。肌肉松弛,肌張力和彈性降低。此外,還可能有味覺功能減退和唾液分泌減少、口干等問題出現。
隨著牙槽嵴高度降低,前庭溝及口底深度變淺,口腔內空間增大,舌體失去牙和牙槽嵴的限制而變得肥大。唇頰部組織失去支持而向內凹陷,豐滿度差,鼻唇溝加深,面部皺紋增多。面下部1/3距離變短,口角下垂,面容蒼老。
【進階攻略】牙槽骨的吸收方向是本講的重點,考試出題也比較靈活,病例題較多出現。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修復學》核心考點:牙列缺失后的組織改變”的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更多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復習資料、考試動態(tài)、學習經驗技巧,敬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欄目。
- · 【考情分析】2024口腔醫(yī)師實踐技能考試整體考情分析
- · 技能【病例分析】模擬題——男,35歲。 主訴:左下牙發(fā)黑3個月。
- · 在線??甲詼y卷第二單元B型題第121-124題共14道題(含解析)
- · 在線??甲詼y卷第二單元第111-120題共14道題(含解析)
- · 若患者在義齒戴入后反映下頜彌漫性疼痛、肌肉酸痛、其原因是?
- · 幫助患者的下頜自然回到正中關系位時,下列哪種方法不正確?
- · 患者女,58歲,牙列缺失,要求修復。制取無牙頜上頜印模時,下列哪項做法不正確?
- · 女性,82歲,牙列缺失,牙槽嵴狹窄,全口義齒修復后咀嚼效率低,其原因不可能是?
- · 牙槽嵴吸收程度二級的表現?
- · 2022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修復學》備戰(zhàn)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