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原性異物性
正常成熟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能夠區(qū)別宿主自身物質與非自身物質,對自身物質一般不產(chǎn)生免疫應答,只對非自身物質產(chǎn)生免疫應答??乖ǔJ欠亲陨淼奈镔|。對人,病原微生物及其部分產(chǎn)物、動物血清蛋白及異體組織細胞等都是良好的抗原。這種免疫學識別不以物質的空間位置來判斷,而以淋巴細胞是否認識為標準;所以有時自身的物質也可以成為抗原。
不同物質之間的抗原性差別取決于它們化學上的異質性,這是免疫識別的物質基礎。一般,物質來源的親緣關系越遠,其化學結構差別越大,抗原性也就越強;而親緣關系越近,抗原性越弱。最好的例子是器官移植:異種移植物排斥強烈,不能存活;同種移植物排斥較弱,可存活一定期限;而自身移植物不排斥,可長期存活。再如鴨血清蛋白對雞是弱抗原,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而對家兔則是強抗原;許多哺乳動物同源組織的蛋白,例如甲狀腺球蛋白、腦、睪丸和胎盤組織等均具有相同的器官特異性,就是由于這些物質在種系進化過程中分化程度低,結構差異較小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