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植物]
刺楸別名:野海桐、刺桐、鳥不宿、茨楸。
Kalopanaxseptemlobus(Thunb.)Koidz.(AcerseptemlobumThunb.)——五加科Araliaceae
落葉喬木,高10~15m,枝干有粗大硬刺。單葉在長枝上互生,短枝上簇生,葉片直徑7~20cm,或更大,掌狀5~7裂,裂片三角狀卵圓形至橢圓狀卵形,先端漸尖或長尖,邊緣有細(xì)鋸齒,無毛或下面基部脈腋有簇毛,葉柄長30~60cm.傘形花序聚生為頂生錐花序,長15~25cm;花白色或淡黃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收集整理綠色,花萼5齒;花瓣5;雄蕊5,花絲長于花瓣1倍以上;子房下位,2室,花柱2,合生成柱狀,頂端分離。果球形,成熟時(shí)藍(lán)黑色,直徑約5mm.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谷、溪旁、林緣或疏林中。
分布于東北、華北、華中、華南和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