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化學】
下述為血糖的主要去路,例外的是
A.在細胞內氧化分解供能
B.轉變成非必需氨基酸、甘油三酯等非糖物質
C.轉變成糖皮質激素
D.轉變成其他單糖及衍生物
E.在肝、肌肉等組織中合成糖原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血糖的來源為腸道吸收、肝糖原分解或肝內糖異生。血糖的去路為周圍組織及肝的攝取利用,某些組織用于氧化供能,肝、肌肉可用于合成糖原,經代謝轉變?yōu)楦视腿ズ桶被岬取5荒苻D變?yōu)樘瞧べ|激素。
【生物化學】
血漿脂蛋白VLDL的主要合成部位在
A.小腸黏膜細胞
B.肝細胞
C.脂肪細胞
D.肌細胞
E.血漿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是運輸內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肝細胞可以葡萄糖為原料合成甘油三酯,也可利用食物及脂肪組織動員的脂酸合成脂肪,然后加上apoB100和E以及磷脂、膽固醇等即形成VLDL.
【生物化學】
進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應是
A.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B.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酸
C.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D.琥珀酰CoA-琥珀酸
E.丙酮酸-乙酰CoA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核苷二磷酸的磷酸化作用與底物的脫氫作用直接相偶聯(lián)的反應,琥珀酰CoA的高能硫脂鍵水解時,生成琥珀酸。它可與GDP的磷酸化偶聯(lián),生成高能磷酸鍵。反應是可逆的,由琉珀酰CoA合成酶催化,這是底物水平磷酸化的例子之一,是三羧酸循環(huán)中唯一直接生成高能磷酸鍵的反應。
《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應予以隔離治療的是
A.疑似傳染病患者
B.甲類傳染病患者
C.甲類傳染病患者和病原攜帶者
D.乙類傳染病患者和病原攜帶者
E.除艾滋病患者、炭疽中的肺炭疽以外的乙類傳染病患者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醫(yī)療機構發(fā)現(xiàn)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采取下列措施:①對患者、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jù)醫(yī)學檢查結果確定;②對疑似患者,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③對醫(yī)療機構內的患者、病原攜帶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yī)學觀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發(fā)現(xiàn)乙類或丙類傳染病患者,應當根據(jù)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故選C.
【口腔頜面外科學】
城鎮(zhèn)中發(fā)現(xiàn)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的患者、病原攜帶者和疑似患者時,國家規(guī)定的報告時間是
A.2小時以內
B.6小時以內
C.12小時以內
D.16小時以內
E.24小時以內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發(fā)現(xiàn)甲類傳染病和乙類中的非典、肺炭疽、脊髓灰質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或疑似患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爆發(fā)時,應于2小時內報告,報告的內容為傳染病報告卡,方式為網絡或電話、傳真。發(fā)現(xiàn)乙類、丙類傳染病患者應于24小時內報告,報告的內容為傳染病報告卡,方式為網絡或電話、傳真。
屬于乙類傳染病的是
A.霍亂
B.麻疹
C.流行性感冒
D.病毒性肝炎
E.急性出血結膜炎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