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醫(yī)學題庫】全新升級!學習做題新體驗!
書 店 直 播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執(zhí)業(yè)藥師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yaoshi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 > 其他信息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常用的補血藥有哪些

2013-06-16 16:33 醫(yī)學教育網
|

(1)熟地黃

熟地黃由地黃加黃酒拌和蒸制而成。其味甘,性微溫,功能滋陰補血?!侗窘洝酚?ldquo;填骨髓,長肌肉……久服輕身不老”的記載?!侗静萁浭琛纷u其“補腎家之要藥,益陰之上品”。故“凡臟腑之不足,無不可得其滋養(yǎng)”?,F代研究證明,地黃有顯著的強心作用,特別是對衰弱的心臟,其作用更明顯。此外,地黃尚有抗炎和保肝作用。近來的實驗研究結果還證明,地黃能防止細胞老化,增強神經的反射機能。這些資料表明,地黃不僅具有強壯功效,而且具有抗衰老作用。

熟地黃久服時,宜用砂仁拌(或佐用一些砂仁),以免妨礙食欲,使胸脘發(fā)悶。用量一般9~24克。陽虛陰盛之人忌用,痰多、苔膩、胸膈滯悶者也不宜用。

(2)當歸

當歸以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入藥,味甘、辛、苦,性溫,能補血活血,潤腸通便,《本草備要》謂其:“血虛能補,血枯能潤”,對氣血生化不足,或氣血運行遲緩以及血虛腸燥便秘者,常服效佳。臨床和實驗證明,本品有抗貧血、抗維生素E缺乏及鎮(zhèn)靜、鎮(zhèn)痛、降血脂等作用,還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對子宮有雙向性調節(jié)作用。因此,是一味重要的保健中藥,凡虛損不足、氣血虛弱者,皆可常用。

由于當歸既補血又能活血,故成為調經要藥,可用于月經延時、閉經、痛經、月經量少色淡等病癥,常與熟地、白芍、川芎等配成“四物湯”應用。前人把當歸稱之為“婦科專藥”,無論胎前、產后各病,都常隨癥加減采用。

當歸頭和當歸尾偏于活血、破血;當歸身偏于補血、養(yǎng)血;全當歸既可補血又可活血;當歸須偏于活血通絡。用量一般3~9克。

(3)阿膠

阿膠為黑驢皮經過漂泡去毛后,加冰糖等配料熬制而成。本品味甘,性平,有補血止血、滋陰潤肺、調經安胎等作用,為歷代喜用的滋補珍品?!端涀ⅰ芳从?ldquo;歲常煮膠,以貢天府”的記載,故有貢膠之稱?!侗静菥V目》更是稱其為“圣藥”,它與人參、鹿茸并稱中藥的“三寶”。據研究,阿膠主要是由膠原及其部分水解產物合成的,含氮16.43~16.54%,基本上是蛋白質。藥理實驗結果表明,阿膠能促進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的生成,并能改善動物體內的鈣平衡,使血鈣升高。此外,阿膠還有防治進行性肌營養(yǎng)障礙的作用。

用量一般為5~9克,若舌苔厚膩、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者,均不適用醫(yī)學|教育網整理。

熟地、阿膠雖皆能滋陰補血,但熟地偏于補腎陰、填精髓而補血,而阿膠偏于潤肺養(yǎng)肝、補血而滋陰,兼能止血。

(4)何首烏

何首烏又名赤首烏,以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塊根入藥,味苦、甘、澀,性微溫,若生用,功在潤腸通便;若制用,功在補肝腎、益精血。另有白首烏,是以蘿摩科植物大根中皮消的塊莖入藥,雖功同赤首烏,但補力較弱。

由于何首烏有促進紅細胞發(fā)育,降低膽固醇,抗動脈硬化和輕瀉等多種藥理作用,故為重要的抗衰老藥物之一。它不僅為滋補強壯佳品,亦為烏發(fā)、悅顏、潤澤肌膚之要藥。年邁體弱者常服則大有裨益,《本草綱目》即用赤、白首烏各250克研細末,每服6克,能壯筋骨,長精髓、補血氣、令人多子、延年益壽。用量一般為9~15克。

(5)枸杞子

枸杞子以前科植物枸杞或寧夏枸杞的成熟果實入藥,味甘,性平,功能補腎生精、益血明目、烏發(fā)悅顏,為滋補肝腎之佳品,被譽為歷代保健良藥。《神農本草經》說:“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食療本草》謂之能“堅筋耐老,除風,補益筋骨,能益人去虛勞”。據藥理研究,枸杞能降低血中膽固醇,有抗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故用其防治高脂血癥、動脈硬化性高血壓、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本品單用即有效,可每日取枸杞子15~30克,水煎服,或開水浸泡代茶飲,久服對高脂血癥、動脈硬化性高血壓、冠心病、慢性腎炎、慢性肝炎等有防治保健作用。

本品水煎,每劑量9~24克;酒浸,20天時可飲用;能補肝腎,強壯身體,益壽。但若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便溏、泄瀉者要慎用。

(6)白芍

白芍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栽培種芍藥的根,至梁代陶弘景分為赤、白兩種。其中赤芍偏于行血散瘀,白芍偏于養(yǎng)血益陰;赤芍瀉肝火,白芍養(yǎng)肝陰;赤芍散而不補,白芍補而不散。

白芍味酸、苦,性微寒,有養(yǎng)血榮筋、緩急止痛、柔肝安脾等作用,為陰血不足、肝陽上亢所常用,尤為婦科常用藥。正如《日華子本草》云:“主女人一切病,并產前后諸疾。”臨床上常與熟地、當歸配伍,用于治療血虛所致的婦女月經不調、經后腹痛等;與甘草同用,對脅、胃脘、腹、頭、四肢肌肉等部位拘急疼痛。

用量一般為5~12克。養(yǎng)陰、補血、柔肝時,用生白芍;和中緩急用酒炒白芍;安脾止瀉用土炒白芍。

(7)雞血藤

為昆明雞血藤和山雞血藤的藤莖,味甘、苦,性溫,能補血養(yǎng)血、通經活絡,現代研究證明,有升白細胞之作用,可用于因放射線照射過多所引起的白細胞下降。用雞血藤汁熬制的膏,有大補氣血、強筋骨、通經絡的功效,老人及婦女體弱者可常服,可治手足麻木、癱瘓、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等癥。

水煎內服,每劑量15~30克;或酒浸,熬膏。

題庫小程序

距2024年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執(zhí)業(yè)藥師免費資料領取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免費直播】2021執(zhí)業(yè)藥師牛年第一課-中藥綜專場!
【免費直播】3.10,2021執(zhí)業(yè)藥師牛年第一課-中藥綜專場!

直播時間:3月10日 19:30-21:00

主講老師:劉 楝老師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