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 > 輔導精華 > 正文

皮膚、粘膜、淋巴結檢查-內科主治醫(yī)師輔導

2013-08-11 11:28 醫(yī)學教育網
|

皮膚、粘膜、淋巴結檢查是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需要了解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便于各位同學復習備考,順利通過考試!

一、皮膚(包括粘膜)檢查

全面、仔細、正確地皮膚(包括粘膜)檢查是全身檢查的內容之一,也是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

(一)顏色

皮膚顏色深淺與表皮內色素量的多少、皮膚厚度、毛細血管的分布、血液充盈度、血紅蛋白高低及皮下脂肪的厚薄等均有關,另外與職業(yè)、陽光照射的程度和久暫亦有關。在檢查時應注意暴露部位與不常暴露部位對比;與皮膚橫紋、皺褶部位對比;與粘膜、鞏膜、舌、唇、手足掌、指甲等處對比。

1.蒼白 表現為全身皮膚、粘膜蒼白,可因各種原因的貧血及末梢毛細血管痙攣或充盈不足所致。

2.發(fā)紅 見于發(fā)熱性疾病如肺炎、肺結核、猩紅熱等,亦可見于阿托品及一氧化碳中毒時。持久發(fā)紅見于庫欣綜合征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和部分皮膚病病人。

3.發(fā)紺 較明顯部位是口唇、舌、耳垂、面頰、肢端及甲床等。

4.黃染 表現為皮膚、粘膜呈黃色,包括①黃疸:輕者僅見于鞏膜及軟腭粘膜,重時皮膚才出現黃染;②胡蘿卜素增高。

5.色素沉著 表現為全身或部分皮膚色澤加深,見于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肝硬化、肝癌、肢端肥大癥、黑熱病及某些藥物應用等。

6.色素脫失 表現為全身或部分皮膚色素脫失,色澤變淺。全身皮膚色素脫失見于白化??;部分皮膚色素脫失見于白癜風和可能成為癌前病變的白斑。

(二)濕度與出汗

皮膚濕度的高和低、出汗的多和少對協助診斷某些疾病有一定意義。多汗包括:

1.全身多汗 見于風濕病、布氏桿菌病等。表現為夜間睡眠中出汗而醒后汗止者為盜汗,是活動性結核的特征。

2.半身多汗 見于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3.局部多汗 見于交感神經興奮的多汗。

(三)彈性

皮膚彈性與年齡、營養(yǎng)狀態(tài)、皮下脂肪及組織間隙內所含液體量的多少有關。檢查皮膚彈性時用食指和拇指將皮膚捏起,然后松開。皮膚彈性良好時在手捏過后很快恢復常態(tài),彈性減退時皺褶持久不消。

(四)皮疹

除皮膚病外,皮疹亦是全身疾病的一種皮膚表現,在臨床上常是診斷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據。發(fā)現皮疹應注意其形態(tài)色澤、分布部位、發(fā)展順序、表面情況、存在時間及有無自覺癥狀等。常見皮疹有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蕁麻疹、皰疹等。

(五)皮膚脫屑

皮膚脫屑對診斷有幫助,如麻疹時為米糠樣脫屑;猩紅熱時為片狀脫屑;銀屑病時為銀白色的鱗狀脫屑。

(六)紫癜

紫癜是病理狀態(tài)下的皮膚下出血,直徑2~5mm,如直徑5mm稱為瘀斑。

(七)蜘蛛痣與肝掌

蜘珠痣是由一支中央小動脈和許多向外輻射的細小血管形成,形如蜘蛛,檢查時用火柴棍壓迫中央,則周圍擴張的小血管充血消失,多出現在上腔靜脈分布的區(qū)域內,見于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人。慢性肝病患者的手掌面大小魚際、指腹處手指根部皮膚發(fā)紅,壓之褪色稱為肝掌。

(八)水腫

水腫是由于皮下組織水腫及組織間隙內液體積聚過多時的表現,一般多觀察眼瞼、小腿脛骨前、踝部,臥位病人應注意枕部與腰胝部。輕度水腫用手指按壓后呈凹陷。應根據水腫范圍及不同病因判定水腫程度為輕、中、重度。

此外還有非指凹性水腫,見于粘液性水腫和象皮腫。

題庫小程序

距2024年內科主治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回放】相關專業(yè)知識—心血管系統得分要點
相關專業(yè)知識—心血管系統得分要點

直播時間:已結束

主講老師:賈老師

直播介紹:相關專業(yè)知識心血管系統內容復習方向、考點講解及得分技巧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