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名稱:香薷散
拼音:Xiānɡ Rú Sàn
處方:白扁豆(微炒)、厚樸(去粗皮、姜汁炙熟),各半斤。香薷(去土)一斤。
制法:右粗末。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功能主治:治臟腑泠熱不調(diào),飲食不節(jié),或食腥、生冷過度,或起居不節(jié),或路臥濕地,或當風取涼,而風冷之氣,歸于三焦,傳於脾胃,脾胃得冷,不能消化水谷,致令真邪相于,腸胃虛弱,因飲食變亂于腸胃之間,便致吐利,心腹疼痛,霍亂氣逆。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利者,有吐利俱發(fā)者,有發(fā)熱頭痛,體疼而復吐利虛煩者,或但吐利心腹刺痛者,或轉筋拘急疼痛,或但嘔而無物出,或四肢逆冷而脈欲絕,或煩悶昏塞而欲死者,此藥悉能主之。
用途用量:每三錢,水一盞,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連吃二服,立有神效,隨病不拘時。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備注:《活人書》方不用白扁豆,加黃連四兩碎,以生姜汁同研勻,炒令黃色,名曰黃連香薷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