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天名精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2014-02-21 11:58 醫(yī)學教育網
|

【來源】為菊種植物天名精的根及莖葉。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有臭味。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軟毛。莖下部葉互生;稍有柄;葉片廣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0~15厘米,寬5~8厘米,先端尖或鈍,全緣,或有不規(guī)則的鋸齒,上面綠色較深,光滑,下面有細軟毛和腺點;莖上部葉近于無柄;長橢圓形,向上逐漸變小。頭狀花序多數(shù),腋生,近乎無柄,有時下垂;總苞鐘形或稍帶圓形,外層苞片稍短,卵圓形,中層和內層苞片長橢圓形;花序中全為管狀花,黃色;花序外圍為雌花,花冠先端3~5齒裂,花后柱頭外露;中央數(shù)層為兩性花,花冠先端4~5齒裂,花后雌雄蕊均外露,花藥基部箭形,柱頭2深裂,裂片線形。瘦果長約3~5毫米,有縱溝多條,頂端有線形短喙,無冠毛?;ㄆ?~8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果實(鶴虱)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布】生長于山野草叢中。分布河南、湖南、湖北、四川、云南,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江西、貴州、陜西等地。

【性味】

辛,寒。

①《本經》:味甘,寒。

②《別錄》:味辛,無毒。

⑧《開寶本草》:味咸。

④《綱目》:微辛甘,有小毒。

【歸經】

入肝、肺經。

①《本草再新》:入肺經。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陽明、厥陰經。

【功能主治】

祛痰,清熱,破血,止血,解毒,殺蟲。治乳蛾,喉痹,瘧疾,急性肝炎,急慢驚風,蟲積,血瘕,衄血,血淋,疔腫瘡毒,皮膚癢疹。

①《本經》:主瘀血、血瘕。下血、止血,利小便。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②《別錄》:除小蟲,去痹,除胸中結熱,止煩渴,逐水,大吐下。

③《藥性論》:治瘡,止血及鼻衄不止。

④《唐本草》:主破血,生肌,止渴,利小便,殺三蟲。除諸毒腫疔瘡,瘺痔,金瘡內射。身癢癮疹不止者,揩之立已。

⑤《開寶本草》:主金瘡,止血,解惡蟲蛇螫毒,按以敷之。

⑥《綱目》:吐痰止瘧。治牙痛口緊,喉痹。

⑦《本草備要》:治乳蛾喉痹,砂淋血淋。

⑧《野生藥植圖說》:嫩葉搗爛治腳癬。

⑨《杭州藥植志》:強力殺蟲藥,可以殺蛔蟲及絳蟲,并治失力黃疸。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搗汁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

①《本草經集注》:垣衣為之使。

②《蜀本草》:地黃為使。

③《本草經疏》:脾胃寒薄,性不喜食冷,易泄無渴者勿服。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xiàn)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