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急性腎功能衰竭是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需要了解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便于各位同學復習備考!
病 因 |
一、腎中毒:對腎臟有毒性的物質,如藥物中的磺胺、四氯化碳、汞劑、鉍劑、二氯磺胺;抗生素中的多粘菌素,萬古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先鋒霉素Ⅰ、先鋒霉素Ⅱ、新霉素、二性霉素B、以及碘造影劑、甲氧氟烷麻醉劑等;生物毒素如蛇毒、蜂毒、魚蕈、斑蝥素等,都可在一定條件下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 二、腎缺血:嚴重的腎缺血如重度外傷、大面積燒傷、大手術、大量失血、產科大出血、重癥感染、敗血癥、脫水和電解質平衡失調,特別是合并休克者,均易導致急性腎小管壞死。 三、血管內溶血(如黑尿熱、伯氨喹所致溶血、蠶豆病、血型不合的輸血、氧化砷中毒等)釋放出來的血紅蛋白,以及肌肉大量創(chuàng)傷(如擠壓傷、肌肉炎癥)時的肌紅蛋白,通過腎臟排泄,可損害腎小管而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 |
臨床表現(xiàn) | 少尿期 | ①大多數(shù)在先驅癥狀12-24小時后開始出現(xiàn)少尿(每日尿量50-400ml)或無尿。一般持續(xù)2-4周。②可有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呃逆、頭昏、頭痛、煩燥不安、貧血、出血傾向、呼吸深而快、甚至昏迷、抽搐。③代謝產物的蓄積:血尿素氮、肌酐等升高。出現(xiàn)代謝性酸中毒。④電解質紊亂:可有高血鉀、低血鈉、高血鎂、高血磷、低血鈣等。尤其是高鉀血癥。嚴重者可導致心跳驟停。⑤水平衡失調,易產生過多的水潴溜;嚴重者導致心力衰竭,肺水腫或腦水腫。⑥易繼發(fā)呼吸系統(tǒng)及尿路感染。 |
多尿期 | 少尿期后尿量逐漸增加,當每日尿量超過500ml時,即進入多尿期。此后,尿量逐日成倍增加,最高尿量每日3000-6000ml,甚至可達到10000ml以上。在多尿期初始,尿量雖增多,但腎臟清除率仍低,體內代謝產物的蓄積仍存在。約4-5天后,血尿素氮、肌酐等隨尿量增多而逐漸下降,尿毒癥癥狀也隨之好轉。鉀、鈉、氯等電解質從尿中大量排出可導致電解質紊亂或脫水,應注意少尿期的高峰階段可能轉變?yōu)榈外浹Y。此期持續(xù)1-3周。 | |
恢復期 | 尿量逐漸恢復正常,3-12個月腎功能逐漸復原,大部分患者腎功能可恢復到正常水平,只有少數(shù)患者轉為慢性腎功能衰竭。 | |
治療 | 一、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去除病因。 二、少尿期的治療:①早期可試用血管擴張藥物如,如無效,可用速尿。②保持液體平衡,一般采用“量出為入”的原則,每日進水量為一天液體總排出量加500ml。③飲食與營養(yǎng)。④注意鉀平衡。⑤糾正酸中毒。⑥積極控制感染。⑦血液凈化療法。 三、多尿期的治療:頭1-2天仍按少尿期的治療原則處理。尿量明顯增多后要特別注意水及電解質的監(jiān)測,尤其是鉀的平衡。尿量過多可適當補給葡萄糖、林格氏液、用量為尿量的1/3-2/3,并給予足夠的熱量及維生素,適當增加蛋白質,以促進康復。 四、恢復期的治療:除繼續(xù)病因治療外,一般無需特殊治療,注意營養(yǎng),避免使用損害腎臟的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