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 > 輔導精華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蛋白喪失胃腸綜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009-11-11 17:09 醫(yī)學教育網
|

  蛋白質自胃腸道丟失的確切機制不明,但目前傾向于多因性學說,認為與多種疾病有關:

  一、胃腸道粘膜上皮異常的疾?。?/strong>如肥厚性胃炎、胃癌、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小腸炎、Crohn病、腸癌或任何其他炎癥以及潰瘍病變,均可便血漿蛋白從病變的粘膜滲入腸腔,如超過肝臟代償能力時,即形成低蛋白血癥。

  二、胃腸道或全身淋巴管異常的疾病:有胸導管淋巴阻塞、縮窄性心包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腸道淋巴管引流不暢、小腸淋巴管擴張癥等。縮窄性心包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低蛋白血癥,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主要是因為中央靜脈壓的增高,阻礙了胸導管內淋巴的回流,從而引起腸道蛋白的丟失,小腸淋巴管擴張癥,可能是一種先天性缺陷,擴張的淋巴管破裂后,可使血漿蛋白質和淋巴細胞從腸道丟失。

  三、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疾病:如伴有毛細血管擴張的結腸息肉病、過敏性胃腸病、胃腸道粘膜代謝障礙等,均有毛細血管透通性增加,從而導致蛋白丟失,典型的如成人乳糜瀉。

  低蛋白質血癥可有四種病理生理學改變:①獲得性蛋白質合成減少;②先天性蛋白質合成減少;③蛋白質分解代謝增高;④從尿和糞中喪失過多的蛋白質。

題庫小程序

距2024年內科主治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回放】相關專業(yè)知識—心血管系統(tǒng)得分要點
相關專業(yè)知識—心血管系統(tǒng)得分要點

直播時間:已結束

主講老師:賈老師

直播介紹:相關專業(yè)知識心血管系統(tǒng)內容復習方向、考點講解及得分技巧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