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臨床醫(yī)學理論 > 內科學 > 正文

糖尿病患者務必要護好下肢

2009-10-21 18:15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一位年過花甲的老年婦女,因足底胼胝(腳墊)厚影響走路,便以熱水浸泡雙足后,用小剪刀削去一層。誰知剪刀傷及周圍皮膚,引起化膿性感染,經用中西藥治療半年仍未愈合,使其百思不得其解。原來,她患糖尿病多年,是糖尿病使足底潰瘍久治不愈。

  不少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因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神經病變、感染而引起下肢損害,并以趾端為常見,表現(xiàn)為外傷感染、潰瘍或壞疽。醫(yī)學上稱之為“糖尿病足”,輕則帶來痛苦,重則可導致死亡。據(jù)報道,糖尿病人足潰爛壞死的發(fā)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5倍;非創(chuàng)傷性需要截肢的病人中,50%—70%與糖尿病足有關。由于糖尿病人下肢血管容易發(fā)生動脈硬化,從而使血流變慢,血液供應不足,嚴重時造成血管堵塞,使周圍組織因缺血發(fā)生壞死。另外,糖尿病人下肢神經病變使血管的運動減弱,局部組織的抵抗力下降,即使是很微小的醫(yī)`學教 育網搜集整理創(chuàng)傷,如合適的鞋的擠壓、襪子縫線的磨擦、胼胝、雞眼的處理不當造成的皮膚損傷等,也會導致感染。同進,病人因神經病變對疼痛的感覺減弱或消失,往往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病損,致使傷口惡化。還有些病人由于對溫度的感覺發(fā)生障礙,在接觸高溫物體時不知躲避,以致造成足部燙傷或燒傷,這些都是導致糖尿病足的原因。

  因此,做好糖尿病人特別是老年糖尿病人的下肢皮膚保健,是防止糖尿病足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有以下幾點:

  1、注意足部衛(wèi)生。堅持經常用溫水浸泡足部,以促進血管擴張和血液循環(huán)。洗腳后宜用柔軟及吸水性強的干毛巾擦腳,動作要輕,要徹底擦干,尤其是趾縫應擦干,并防止任何輕微的擦傷。腳擦干后最好用植物油涂擦,以保護皮膚柔軟,不出現(xiàn)干裂。

  2、選擇合適鞋襪。糖尿病人的鞋襪不宜寬大、柔軟、舒適,不要穿過緊的鞋子。

  3、及時治療足病。對于足部的老繭、胼胝、雞眼或足癬等足病應及時修治,最好到醫(yī)院診治,以防感染。

  4、戒除不良嗜好。嚴禁吸煙,因為吸煙會使小血管痙攣,從而加重肢體和足部缺血。注意合理的飲食起居、體育鍛煉及使用降血糖藥物,使血糖和尿糖維持在正常范圍,這些都是防止糖尿病足發(fā)生的重要措施。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