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臨床醫(yī)學理論 > 外科學 > 正文

周圍神經損傷的診斷與治療

2009-11-12 17:05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摘要:周圍神經損傷是臨床常見的損傷,工傷事故中四肢的擠壓傷、骨折、切割傷時均有可能傷及周圍神經,雖不會危及生命,但可引起嚴重的功能喪失,因此必須樹立任何損傷都可能傷及周圍神經的概念,嚴防漏診。周圍神經損傷時由于神經再生速度慢(1mm/天)、易引起肌萎縮、灼性神經疼痛,以及肢體內部肌功能恢復困難,而周圍神經損傷后的功能恢復狀態(tài)與處理的時間關系密切,每延誤6天就喪失1%功能。因而早期的正確診斷與治療十分重要。

  1周圍神經損傷的機理與分類

  1.1損傷機理

  引起軟組織損傷的一切因素均可導致周圍神經損傷,最常見為鈍性損傷,其次為貫通傷或撕裂傷,牽拉傷也可引起,此外由于神經大多與骨和血管相鄰,在骨折錯位或血腫壓迫時,周圍組織壓增高時,亦可引起神經損傷,如上、下肢的骨—筋膜間隔綜合征。由刺傷所致的銳性神經切割傷不多見。

  1.2周圍神經損傷的分類

  一度僅神經傳導功能的喪失,無解剖學損傷。

  二度軸索斷裂但無神經鞘斷裂。

  三度軸索和神經鞘均斷裂。

  四度神經束斷裂。

  五度神經橫斷傷。

  2診斷

  周圍神經損傷的診斷多數(shù)通過物理檢查并結合病史,即可明確診斷和判定損傷類型。當損傷涉及特定的神經時,可有相應的感覺和運動異常,判斷疑問者可借助于肌電生理儀的檢測。一時診斷困難者應定期進行復查,不應輕易下結論,以免延誤診斷。引起周圍神經損傷的肢體創(chuàng)傷常見部位如下:①肩關節(jié)脫位并發(fā)腋神經損傷;②肱骨干骨折并發(fā)橈神經損傷;③肘部損傷并發(fā)尺神經及正中神經損傷;④橈骨下端骨折并發(fā)正中神經損傷;⑤膝關節(jié)損傷并發(fā)腓總神經、脛神經損傷;⑥髖關節(jié)脫位并發(fā)股神經損傷。

  3周圍神經損傷的治療

  周圍神經損傷的治療應早期處理以及選擇合適的手術時間。手術時機的選擇依據(jù)損傷的性質、范圍及程度,上述損傷的分類可有助于指導手術時機的選擇,手術的適應指征為:①開放性損傷伴有周圍神經損傷癥狀者;②閉合性損傷,經綜合治療1~3個月神經癥狀無明顯好轉者;③臂叢損傷判斷為節(jié)前損傷者。康復時應讓患者綜合性治療,同時應讓患者認識到神經損傷康復具有長期性和主動性。

  3.1早期處理

  急性周圍神經損傷的早期治療方案依據(jù)伴發(fā)損傷的情況來確定,可根據(jù)傷口條件和技術條件,同時一期修復斷裂神經或將斷端互相接近,固定于周圍組織,以后再作二期修復。正確處理創(chuàng)傷,控制感染,手術前后應用廣譜抗生素。閉合性損傷應根據(jù)損傷性質、程度來確定治療方案,由于多數(shù)神經損傷后,神經的連續(xù)性仍然保留,因此應有足夠時間來觀察和估計神經的功能是否可自行修復,不管閉合損傷還是開放損傷,均應防止手術操作造成神經再次損傷。

  3.2手術時機選擇

  周圍神經損傷的手術時機根據(jù)損傷的類型個性化選擇,可分為:①一期縫合或在傷后一個月時修復;②傷后2月時探查修復;③傷后3個月時探查修復。但是臂叢神經的挫傷和牽拉傷則應觀察更長時間,4個月后如無恢復跡象則考慮探查。

  3.3神經的修復方法

  一旦周圍神經損傷符合手術指征,則應即時進行手術,手術方法應根據(jù)損傷性質與程度不同而異,分神經松解術、神經縫合術、神經移植術、神經移位術?,F(xiàn)具體介紹縫合術。

 ?、偕窠浤ば迯停哼@是一種最常用的神經斷端吻合方法。先用兩根縫線放在神經遠近兩側以確保修復神經時正確對合,以細線間斷縫合神經外膜,吻合神經不應有張力,如缺損則可通過游離遠近端或屈曲關節(jié)、神經移位等方法來避免張力縫合,如缺損太長,則可通過神經移植來避免修復時的張力。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谑g縫合:將遠近端相應神經束一一縫合,多神經束或神經束組橫斷與吻合應不在同一水平。

 ?、壅澈蟿┱澈仙窠洠哼@是一種通過運用粘合劑和酶粘合劑吻合周圍神經,此方法尚待臨床證明。

  ④激光修復:目前有人提出,用適當類型和劑量的激光直接端端“焊接”神經方法。此法具有以下優(yōu)點:焊接快、神經纖維損傷小、修復快、水腫反應輕。但仍有待臨床證明。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3.4術后處理

  周圍神經損傷修復后應常規(guī)應用外固定,以防止肢體活動而致吻合處斷裂,術后持續(xù)固定3周,3周后應鼓勵逐步增加肢體活動,活動需適度。周圍神經的康復訓練對獲得滿意療效非常重要,尤其幾周后乃至幾個月后必需盡量恢復肢體關節(jié)的最大活動范圍。周圍神經損傷伴有的各種疼痛綜合征,如關節(jié)炎、肌鍵炎和肌炎等等,目前治療仍是一個難題,可作對癥治療,可適量用麻醉或非麻醉止痛劑。

  3.5康復治療

  周圍神經損傷的修復與神經損傷的程度、神經周圍組織的破壞程度、傷口污染情況、病人的年齡以及全身情況有關,但神經損傷的康復治療很重要,康復得當可進一步促進神經修復。首先必需綜合治療:周圍神經損傷后的變性與再生是一個多部位復雜病理生理過程,損傷部位與損傷部位以上的脊髓以及末梢效應器均可發(fā)生變化,因而治療是綜合性的,單一的、局部的觀點不能取代綜合療程。再次要建立主動性:周圍神經的功能是傳遞大腦信息肢體運動器作出反應,又將肢體感覺所獲信息反饋給大腦作出判斷,因此,周圍神經功能與大腦皮層的活動緊密相關。故需樹立對損傷治療的樂觀信念,進行肢體鍛煉,加強殘存功能的積極代償??祻捅匦栝L期性:神經的修復是一個緩慢演變的過程,以1mm/天的速度自損傷向遠處推移,因此必需建立長期治療的信念,少則數(shù)月,多則數(shù)年。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