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辨證論治 > 中醫(yī)婦科 > 正文

乳癰的分型治療

2009-07-17 18:15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肝郁偏重癥見初起乳房結塊,皮色不紅,乳汁不暢;苔白,脈弦。治宜理氣疏肝為主,佐以清熱解毒。方選栝蔞牛蒡子湯加減。藥用栝蔞、牛蒡子、蒲公英、金銀花、王不留行、連翹、香附、橘葉、當歸、赤芍、路路通。若新產婦汗泄過多,寒熱不退者,常以生、炒荊芥合用,生者取其解表,炒者用其合營,發(fā)表而不傷陰,合營而不阻邪,可起桂枝湯調和營衛(wèi)之作用。

  胃熱蘊盛癥見乳房紅腫熱痛,高熱口干,便秘溲黃;苔黃膩,脈滑數(shù)。治宜清熱解毒為主,佐以理氣通絡之品。方選上方加三黃泄心湯(黃連、黃芪、大黃)之類。其中大黃一味,氣味俱厚,苦寒降泄,蕩滌陽明實熱,功專效速,用于乳癰陽明熱盛伴便秘時,一般用6-10克,可起釜底抽薪、熱退腫消之效,雖新產后亦可使用,但中病即止,避免過用傷正。醫(y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若乳癰初起,高熱無汗,宜加鮮生地、清水豆卷,鮮生地甘寒多汁,略帶苦味,性涼而不滯,質潤而不膩,能清熱涼血生津增液;豆卷肝平入胃,能發(fā)表清熱利濕,除胃中積熱,兩藥合用,既可發(fā)表,又能養(yǎng)陰,祛邪不傷正,達到退熱斂汗的目的。

  肝郁胃熱俱甚 癥見患乳內有硬核腫痛,皮膚鮮紅或不紅,按之灼熱疼痛,伴發(fā)熱,口干渴,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數(shù)。治宜疏肝理氣,宣透散結,清熱解毒方用牛蒡子湯。牛蒡子湯是治療初期乳癰、尚未成膿的有效方劑。醫(y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方中牛蒡子、金銀花、連翹、天花粉、甘草清熱解毒,消散癰腫;柴胡、栝蔞、青皮、陳皮疏肝解郁,理氣散結;黃芩、梔子涼血清熱;皂角刺消腫散癰。氣滯加橘葉、香附行氣消腫;硬結加夏枯草、玄參、象貝母、牡蠣軟結散結;毒熱甚加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局部瘀血加丹皮、丹參、赤芍活血化瘀;乳絡壅塞加絲瓜絡、漏蘆、路路通、穿山甲通絡排乳。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