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辨證論治 > 中醫(yī)診斷 > 正文

如何正確應用脈診

2010-08-13 20:37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脈診是一種簡便而細致的診斷方法,要想摸得準確,除掌握各種脈象特點,反復實踐,認真分辨外,還要采用正確的診脈方法。

  診脈時,要讓病人取坐位或仰臥位,手臂宜向前或略左右伸展平放,并注意使手臂位置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直腕仰掌,以使血流暢通,不致影響真實脈象。

  對成年人診脈,應用三指定位法,即先以醫(yī)生的中指按在病人掌后高骨(橈骨莖突)內(nèi)側的橈動脈上定關脈,然后食指按在中指關脈之前定寸脈,用無名指按在中指關脈之后定尺脈。三指隆起呈為弓形,指頭齊平,以指腹按觸脈體。三指平布,疏密要適宜,布指的疏密要與患者的身高相適應,身材高大的布指宜疏,身材矮小的布指宜密。小兒寸口脈部位甚短,不宜用三指候寸、關、尺,可采用“一指(拇指)定關法”,不再細分三部。

  按脈時指力要適當,分浮、中、沉三層進行,輕微用力按在皮膚上為浮取,名叫“舉”;重按至筋骨為沉取,名叫“按”;不輕不重,中度用力按到肌肉為中取,名叫“尋”。這樣寸、關、尺三部,每部都有浮、中、沉三候,合稱“三部九候。”

  在診脈過程中,三指平布同時使用同樣的力量,按診三部脈象,叫做“總按”,是診脈常法。也可單按其中某一部,如診寸部脈時,微微提中指和無名指;診關部脈時,則微微提食指和無名指;診尺部脈時,則微微提中指和食指,叫做“單按”或“單診”。臨床上,總按與單按常配合使用,先單按或先總按均可。

  此外,診脈時應有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颊咴\脈前要避免較大的活動或精神刺激,以使氣血和調(diào),才能反映出真實脈象。古人曾強調(diào)選擇“平旦”(即清晨)診脈,即是此意。醫(yī)生在診脈之時,必須呼吸均勻,平靜,態(tài)度認真,把注意力集中于指下,細心體察脈象。每次診脈的時間,古人強調(diào)不應少于脈跳五十次,現(xiàn)在一般不應少于一分鐘,必要時診脈時間還可長些。時間過短不僅不能精確地體察脈象,而且也容易漏診促、結、代等脈。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