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以袪除風寒濕邪,治療風濕痹證為主的藥物,稱為袪風濕藥。
本類藥物味多辛苦,性或溫或涼,能袪除留著于肌肉、經絡、筋骨的風濕之邪,有的還兼有散寒、舒筋、通絡、止痛、活血或補肝腎、強筋骨等作用。主要用于風濕痹證之肢體疼痛,關節(jié)不利、腫大,筋脈拘攣等癥。部分藥物還適用于腰膝酸軟、下肢痿弱等。
使用袪風濕藥時,應根據痹證的類型、邪犯的部位、病程的新久等,選擇藥物并作適當的配伍。如風邪偏盛的行痹,應選擇善能袪風的袪風濕藥,佐以活血養(yǎng)營之品;濕邪偏盛的著痹,應選用溫燥的袪風濕藥,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佐以健脾滲濕之品;寒邪偏盛的痛痹,當選用溫性較強的袪風濕藥,佐以通陽溫經之品;外邪入里而從熱化或郁久化熱的熱痹,當選用寒涼的袪風濕藥,酌情配伍涼血清熱解毒藥;感邪初期,病邪在表,當配伍散風勝濕的解表藥;病邪入里,須與活血通絡藥同用;若挾有痰濁、瘀血者,須與袪痰、散瘀藥同用;久病體虛,肝腎不足,抗病能力減弱,應選用強筋骨的袪風濕藥,配伍補肝腎、益氣血的藥物,扶正以袪邪。
痹證多屬慢性疾病,為服用方便,可制成酒或丸散劑。酒還能增強袪風濕藥的功效。也可制成外敷劑型,直接用于患處。
辛溫性燥的袪風濕藥,易傷陰耗血,陰血虧虛者應慎用。
袪風濕藥根據其藥性和功效的不同,分為袪風寒濕藥、袪風濕熱藥、袪風濕強筋骨藥三類。
現代研究證明,袪風濕藥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鎮(zhèn)痛及鎮(zhèn)靜等作用。常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經痛、纖維組織炎、肩周炎、腰肌勞損、骨質增生、跌打損傷、神經痛、半身不遂及某些皮膚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