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1合谷:虎口所在,面口合谷收,關系人體的氣化功能,增強整體功能的要穴。
2委中:在膕窩中央正中,涼血瀉熱,舒筋活絡配命門,腎俞,志室治腎虧腰痛,“腰背委中求”
3列缺: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撓骨莖突上,指尖下凹處。八脈交會穴之一,宣肺疏風,清熱解表,通經(jīng)活絡,調理任脈。“頭項尋列缺”
4足三里:下膝三寸,調理脾胃腎,扶正培元。
5頰車:一身血脈條直,唯頰車十二經(jīng)脈上下走匯,屈曲交互,以致壅積,頰車,耳門上下之鉤骨也。此處一通,內外上下皆無滯澀矣。
滋陰補腎
1陰谷:下肢后側膕內兩筋內陷處-338
2太溪:內裸高點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取之-330
3復溜:太溪上直二寸-335
4照海:足內裸下一寸-333八脈交會穴之一,主一身左右之陰氣,由于腎之陰液,上養(yǎng)咽喉,開竅于舌,故凡腎水不足,虛火上炎,補本穴能益水瀉火,可清咽養(yǎng)目。
5關元:臍下三寸(內丹田)-491
6足三里:下膝三寸,調理脾胃腎,扶正培元-150
7腎俞:調補腎氣,通利腰背(腎津上出舌下,開竅于耳,腎精虧則髓海不足,易引起脊髓腦齒耳目以及腰部病變,均屬本穴主治范圍)-271
8三陰交:內裸尖上三寸,脛骨內側后取穴。調脾胃,益肝腎-178
9腰眼:腎俞下三寸,腰兩側凹陷之中,補腎壯腰-592
10大陵:掌后兩筋間陷者中,寧心安神,寬心和胃。腎陰不足,水火不濟,心火內動,上擾心神者,加復溜滋陰清火,則心悸自安-368
11命門-525
12陰郄:尺側腕屈肌腱的撓側緣,腕橫紋上0.5寸處。(掌內,小指一端)滋陰養(yǎng)血,固表安神,治陰虧火旺導致的多汗-207
13會陰:調經(jīng)強腎-487
14涌泉-327
咽喉腫痛
1少商:拇指撓側,距指甲角0,1寸。陰虛火旺陰之咽干疼痛,三棱針刺出血,立見清咽之痛之效。
2天突:頸部,胸骨上窩中央取之。寬胸理氣,通利氣道,降痰宣肺。
3上廉泉:廉泉穴與頜之間取之。
安神助眠
1百會: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開竅醒腦,回陽固脫。“病在下者高取之”用百會可提下陷之氣。544
2神門:掌后之兌骨之端陷者。寧心安神。208
3內關:腕后中三指后。寧心安神,理氣止痛。366
4心俞:第五椎下
5大陵:掌后兩筋間陷者中,寧心安神,寬心和胃。腎陰不足,水火不濟,心火內動,上擾心神者,加復溜滋陰清火,則心悸自安-368
6太溪:內裸高點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取之-330
7安眠:風池穴(腦空后發(fā)際陷中)和翳風穴(耳后下方陷中)連線的中點取之-585,配神門治失眠多夢。
8腳底:引睡
睡實睡香:1百會,指端按壓10秒,后按揉十秒,先順時后逆時。2風池,拇指放在風池穴上,小指按在太陽穴上,拇指發(fā)力,連按帶揉。3神門,按壓。
4按壓中脘(臍上4寸)關元(臍下3寸),吸氣按中脘,呼氣按關元,隨著呼吸放慢,按壓的力量也隨之減輕。5大陵6太溪
●三線放松法——巡視通暢經(jīng)絡
操作:平臥床上,將身體分為三條線分別自上而下放松,按下列順序默念,每想到一個部位,那個部位就放松。
第一條線(兩側):頭頂→頭兩側→頸部兩側→兩肩→兩上臂→兩肘關節(jié)→兩前臂→兩腕關節(jié)→兩手。意念在中指端保持1~2分鐘。
第二條線(前面):面部→頸部→胸部→腹部→兩大腿→兩膝部→兩小腿→兩足背→十個腳趾。意念在趾部保持1~2分鐘。
第三條線(后面):后腦部→枕部→兩小腿后部→兩腳跟→兩腳底。意念在腳心的涌泉穴保持1~2分鐘。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