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師資格手機網欄目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cdel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口腔醫(yī)學知識 > 口腔常識 > 口腔保健常識 > 正文

牙齒健康有三招

2009-11-07 17:59 醫(yī)學教育網
|

  “牙好,胃口就好”是一句頗為時尚的廣告語,確有一定的道理。因為良好的消化功能取決于咀嚼食物的方式是否正確,而牙齒是直接參與咀嚼的工具,故從小做好牙齒保健事關孩子一生的健康。

  抓住營養(yǎng)關鍵期

  牙齒健康離不開營養(yǎng),尤其有兩個年齡段特別關鍵:一是從胎兒期2個月到出生,為乳牙發(fā)育階段;二是出生后到8歲,為恒牙形成階段。這兩個階段對鈣、磷等礦物質與維生素D的需求最為強烈。因此,無論孕婦還是幼兒都應多吃些豆制品、奶類、魚蝦以及各色蔬菜,以保證牙齒強壯堅實,抗病力強。

  保護乳牙三招

  不少父母認為乳牙反正要脫掉,不予重視,任其自生自滅。但兒童保健專家指出,一副健康的乳牙可讓孩子具有良好的咀嚼功能,有助于消化吸收,以保證正常的生長發(fā)育;對于兒童顴骨及牙弓的發(fā)育乃至日后恒牙的萌出、生長及排列也很關鍵;同時也有利于孩子說話的發(fā)音與心理健康。因此,予以積極的保護乃是家長的職責之一。具體可從以下幾招做起—

  第一招:讓孩子勤于咀嚼。父母要充分認識到小寶寶也有一定的咀嚼能力,嬰兒出生后4個月,頜骨與牙齦就已發(fā)育到一定程度,足以咀嚼半固體甚至固體食物。當乳牙萌出以后,更應吃些富含纖維、粗糙耐嚼、且有一定硬度的食品(如蛋黃、米粒、果屑、豆芽等),以便更好地促進牙弓、頜骨、面骨的正常發(fā)育。專家提醒父母:高度的咀嚼功能是預防牙列畸形的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二招:做好口腔衛(wèi)生。乳牙萌出后,可將干凈的紗布套在食指上或用棉簽蘸淡鹽水、淡茶水或0.05%氟化鈉漱口水,擦拭其牙面;2歲左右的孩子要教會其漱口;3歲以后則應教會其刷牙,并逐漸養(yǎng)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第三招:預防齲病。切不可認為只有恒牙才會發(fā)生齲病,乳牙其實更容易受害。原因在于乳牙礦化程度低,耐酸性能差,而孩子所吃的食物軟、粘稠、糖分高、易產酸,加之嬰幼兒睡眠時間長,口腔較多處于靜止狀態(tài),唾液分泌少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自潔能力差,利于細菌生長,故齲齒發(fā)病率高。因此,除了堅持上述兩招外,還要注意少吃甜食,吃甜食后及時漱口或刷牙,并定期到醫(yī)院牙科檢查,一般3歲左右至少應去醫(yī)院一次,以后則每隔半年看一次牙科醫(yī)生。

  適時矯正牙列畸形

  注意觀察孩子的牙齒排列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以下畸形,則應適時進行矯正。

  錯若為前牙反(俗稱“地包天”)、后牙鎖等錯畸形,可在乳牙期(3~7歲)、換牙期(7~11歲)兩個年齡段進行簡單矯治,以減輕畸形的嚴重程度。待到11~15歲第二磨牙萌出,再進行徹底矯正治療。

  大牙縫是牙齒排列疏松造成的,一般宜在換牙完成后施行矯正。具體措施是戴矯正器,或者鑲嵌牙科材料。

醫(yī)師資格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免費直播|2021年口腔醫(yī)師備考攻略
【11月10日】老師鴻儒全面講解2021年口腔醫(yī)師備考攻略

直播時間:11月10日 19:30-21:00

主講老師:鴻儒

直播主題:2021年口腔醫(yī)師備考攻略全面講解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