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直播公告

網校老師 02月21日 16:00-18:00
詳情
張鈺琪 02月21日 09:00-21:00
詳情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全國技能繳費時間>> | 最新版大綱/教材變動>> | 醫(yī)師“搞”分秘籍資料>> |
急性心力衰竭的中醫(yī)病因病機是中西醫(yī)結合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要求掌握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形成心力衰竭主要病因有外邪侵襲、過度勞倦或久病傷肺、情志失調、飲食不節(jié)等。
1.外邪侵襲 外邪侵襲,郁于氣道,導致肺氣宣降不利,升降失常,肺氣壅塞。心主血,肺主氣,氣血互根互用,肺氣受損,致心氣不足,鼓動無力,導致心衰。
2.情志失調 憂思傷脾,使中陽失運,或郁怒傷肝,肝疏泄失常,均可致氣滯或痰阻,升降失常,治節(jié)無力,血行不暢;或痰郁化熱成火,煎熬血液,均可導致瘀血內生,血行失暢,心脈痹阻,則心衰運用而生。
3.飲食不節(jié) 飲食不當,損傷脾胃,運化失健,積濕成痰,痰濕上阻心肺,脈道不利,心氣鼓動無力,發(fā)為本病。
4.勞欲所傷 因年邁體虛或久病體虛,日久導致心陽不振,氣血運行失暢,心脈因之瘀滯,心失營運;或各種疾病遷延日久,耗氣傷津,殘陽損陰,加之外感六淫、內傷情志、體勞過度、藥物失宜等,耗損陰陽,致使陰陽并損,均可出現心衰。
本病以心陽虛衰為本,每因感受外邪、勞倦過度、情致所傷等誘發(fā),病變臟腑以心為主,涉及肝、脾、肺、腎四臟,同時與氣(陽)、血、水關系密切,為本虛標實之證。本病日久可致腎陽不足,難以上養(yǎng)心陽脾陽,甚至出現陽氣虛脫,陰陽不相維系,癥見冷汗淋漓、面色灰白、口唇紫暗、神昏脈微等危重證候。
網校老師 02月21日 16:00-18:00
詳情張鈺琪 02月21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