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日期 | 2021-03-27至 2021-03-29 |
會議地點 | 北京昌平區(qū) |
會議學科 | 其他 |
主辦單位 | 北京世紀仁康疼痛醫(yī)學研究院 |
學分情況 | 無 |
【北京●3月27日】經筋療法實戰(zhàn)班丨簡單易學、療效顯著
導讀:筋結導致的病痛,只要你準確的找出筋結,并針對性的調撥解開,則疼痛即消,把筋結解開,這是經筋療法的關鍵。
經筋病癥的病因病理
經筋病癥,是指由于外界環(huán)境及體內致病因素的作用,導致人體筋肉系統發(fā)生病變,表現為筋肉急慢性損傷癥、病理體征、功能異常以及不同程度的機體損傷的臨床癥候群。筋肉系統結構成份復雜、生理功能多樣化、涉及面廣、承受的功能繁重、受損傷的機遇多,故經筋病癥屬臨床常見多發(fā)病癥。不少的疑難病癥及未明原因的疾病,也可由經筋病癥直接或間接導發(fā)。
1、外界異常氣候變化因素。
異常的外界氣候,稱為“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火,皆可成為致病的邪氣,是經筋病的最常見致病因素。
機體遇寒,首先毫毛收縮、絡脈收縮,隨之肌筋收縮。寒邪不去,肌筋攣縮不解,發(fā)生“筋結”性疼痛;久結之肌筋,成為“結塊”,可觸到其結塊的變化形體。經筋病癥患者,對異常的氣候變化比常人敏感,稱為“陽虛”體質;遇上寒邪,衛(wèi)氣受傷、肌腠閉塞,體內氣機樞轉失調,內邪生熱,熱氣蒸騰,出現全身不適。
2、外界力學作用因素。
外界力學作用,如挫、擦、碰、撞、擊等作用于機體筋肉,輕者致不同程度的肌筋受傷,發(fā)生“瘀積”為患:嚴重者,損筋削肉,致骨折或損及臟腑,是肌筋病的常見致因之一。
3、機體自傷性疾患因素。
機體自身的活動,離不開肌、筋、膜、帶的參與。機體自身活動過程發(fā)生的病變,俗稱“內傷”或自傷性疾患。多呈現隱性損傷形式,與外傷性疾病具有本質上的區(qū)別。“內傷”性和肌筋病癥導致氣滯、血瘀,產生經筋病癥。
凡超越生理性負荷的活動,皆會造成肌筋膜帶的損傷。由于損傷后的病灶點具有疼痛性反應,機體為了減輕疼痛,產生保護性反射即“制痛”反應,導致繼發(fā)性損傷。因此,經筋損傷多由點到線,再由線到面,最終導致經筋系列病變的形成。
4.氣血虧損因素。
氣與血,是滲灌臟腑,濡養(yǎng)筋肉肢節(jié)的“精微”物質。氣血調和,則勝腑居安,肢節(jié)解利,筋肉調柔,年目聰利。氣血營行于經脈之中,同肌筋病癥的關系密切!鹅`樞.本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灞筋骨。利關節(jié)者也”。故氣血、筋脈聯為一體,經脈、臟腐發(fā)生虛實病變,必導致筋肉病癥產生。
經筋病灶,同經筋組織成分、結構、所處部位、病情輕重、病程長短、機體狀態(tài)等密切關聯。經筋病灶的病理基礎是“筋結”為患。常分為三個類型:病灶點、病灶線及病灶面。
病灶點:
多發(fā)于肌筋的成角點、交叉點、摩擦點、受力點、骨游離端、關節(jié)周圍及皮節(jié)點等。病灶呈粗糙樣、小顆粒狀、結節(jié)或“痛性小結”。小者若芝麻、粟米狀:中者如綠豆、黃豆樣;粗大者若蠶豆、馬錢子樣,邊緣界限清楚,多呈硬結狀,觸壓異常敏感及疼痛。
病灶線:
是常見的復合性病灶。多發(fā)于骨縫線及筋膜線上,例如項上線、胸骨正中、腹白線、半月線及臍下線等。此外,肌筋纖維病變亦可見線性病灶。病灶呈線樣、竹片狀、索狀、梭狀等,線型病灶中常伴有點形病灶。
病灶面:
病灶在肢體或軀體的平面上可查及,稱為病灶面,是多經并病的一種病變表現形式。病灶面一般至少有兩條病灶線并存,多呈三線病灶分布,例如,臀部外后側這個平面區(qū)域,常可檢查到三個并存:但這個平面區(qū)域,主要是足少陽經循行所過。因此,病灶面的查灶,不宜絕對拘泥于按經線循行檢查,應以肢體動態(tài)活動的力學觀來進行。
經筋病臨床表現特點
經筋病灶臨床表現,因人,因病、因經筋組織成分等不同而有所差異,其表現形式為:
1、粗糙狀病灶。
粗糙狀病灶,是經筋病灶較為常見的一.種表現形式,多發(fā)于經筋組織活動度較大、受磨擦損傷較多的部位。例如,腕關節(jié)的橈骨基突遠端、上胸胸肋關節(jié)附近周邊,硬、軟肋骨銜接處的筋膜等,是單調固定體位的職業(yè)病患者、超限活動量較大運動員及體質較單薄的婦女等常見的陽性經筋病灶。
2、增厚型病灶。
增厚型經筋病灶,其臨床表現是為經筋病變部位組織增厚,疼痛明顯,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急性發(fā)作期,多伴隨局部組織水腫,以至反應性輕微紅腫。患者常以明確的定位病癥求醫(yī)。主訴的起病成因,有挫傷、跌打及撞擊病傷史等:亦可有自身不明起因者。病程較長是本病的-般共同點。多發(fā)于頭部、胸席、肢體遠端及關節(jié)周圍。用手指觸診檢查,可查出局都經筋組織增厚、硬度增加,以至局部隆突、周圍水腫等。增厚型病灶,除了局部疼痛、功能障礙等之外,臨床上常因其所處的不同部位,產生牽涉性反應的多種不易察覺的癥狀。
3、微粒樣病灶。
病灶呈芝麻狀、綠豆樣大小,多發(fā)于微小關節(jié)周圍,淺而薄層的肌筋膜機體部位。例如,指關節(jié)、腕關節(jié)的骨性小關節(jié),橈骨莖突遠端及足跟關節(jié)周圍的.骨小突等,多系微小筋膜及微韌帶附著點損傷所形成的筋結病灶,是造成關節(jié)病致因之一。
4、顆粒及結節(jié)型病灶。
病灶大小如黃豆,花生米、蒜米、蠶豆樣不等,多發(fā)于微小的肌性組織及筋頭的附著點,如大皺眉肌、小皺眉肌、遮肌等;股內側肌及股外側肌,于膝關節(jié)附近的筋頭附著點等。肌肉及附著于骨性組織的膜性筋膜,皆可發(fā)生附著點的筋結病灶,但其疼痛癥狀導致病人主訴者,多在遠端,是骨性關節(jié)炎的常見致因之一。
5、線樣及竹小片狀病灶。
病灶細長,若絲線樣,稍粗者,若小竹片狀,亦見呈小條索形狀病灶。多發(fā)于后項淺筋膜、胸骨體前正中線等;腰部肋脊角及其附近,是本病灶形征的好發(fā)區(qū)域;頸背及后上胸至肩前的線性樣病灶,多由斜方肌的肌性組織形成,成為頸肌肌纖維炎的伴隨病灶;后下胸的小片型病灶,常由所在部位的肌筋膜非菌性炎癥所形成;額筋區(qū)的細長形病灶,多由所在部位筋膜及部分血管的質變發(fā)生。
6、條索型病灶。
病灶如條索樣,較長而弦緊,多在皮下觸及,多發(fā)于腹部臍下、腹白線、半月線及腹側:病灶增厚、攣縮、弦緊及異常的觸壓疼痛是腹痛的原因之一。腹側的條索樣病灶,多好發(fā)于膜性的肌束,以腹外斜肌的病變較為常見,其上結于下胸胸肋導致疼痛,常與肝氣郁結及肝膽綜合癥混淆:其后下肋的“筋結”,常成為腰痛連腹的成因之一。肢體遠端的條索型病灶,多見于相應的肌性、筋性及肌健病變,于相應筋腱查找病灶,可獲得有效查明。
7、結塊型病灶。
結塊型肌筋病灶,多發(fā)于骨骼的肌筋膜、肌束膜、肌健及肌間膜等的損傷部位,其形狀大小,根據原組織形態(tài)及損傷程度,存在較大的差異,小者如黃豆形,中等者若馬錢子、小板栗等:粗大的結塊呈鴨腿型、棱狀形、扁圓及長塊形等,相似于現代醫(yī)學的肌纖維組織炎、肌凝塊癥等的病理形癥。此外,還可能存在部分滑液囊及脂肪墊等的參與。
結塊型病灶的硬結塊灶多呈點、線、面及多維性分布,期后側及腰背脊椎兩側、側身的肌筋,一般較易于查到,較多雖現于頸點、扇點、腰點、特點、圍窩點等的重點區(qū)域性黃鎖,教塊型的病灶,常好發(fā)于頭部,成為不明原發(fā)性頭肇頭痛的致因之一。局限型的肌筋病灶,常有多種肌筋性綜合癥的臨床體征,,泛型的肌筋結塊,臨床上?蓪е氯硇詣陲嫵隼砼评。可出現疼精綜合望,常張綜合流、物性度
進行探索深層經筋病灶的形成機制、臨床形癥表現特點及其引發(fā)的隱蔽癥狀,通過聯系臨床醫(yī)療的研討,有利于解決現行臨床醫(yī)療面臨的疑題。例如,胸廓筋性病灶潛伏,?沙蔀椴幻髟l(fā)性胸悶胸痛的致因;頭頸部的隱性筋結病灶,常成為慢性頭暈頭痛的致因等。
經筋療法基于經絡腧穴系統當中的“十二經筋”系統,只要解決疼痛的陽性反應灶——“筋結”,就能有效解決日常的脖子不能動、頭不能扭、胳膊不能抬、手不能舉、腰痛、膝蓋痛、足跟痛等疑難疼痛問題。
經筋療法是一種外治療法,不需記住復雜的經絡穴位,繁多的中醫(yī)理論,人人都能學會,快速解決各種疼痛,且不易復發(fā)。
九成以上的頸肩腰腿痛,通過外治法就能解決,完全不必手術!
為了幫助更多的人學會經筋療法,特邀經筋療法創(chuàng)始人——張軒為大家開展《經筋療法實戰(zhàn)班》。
名師介紹
—張軒—
經筋療法創(chuàng)始人,人力資源與社會勞動保障部“健康管理師”師資培訓認證講師,中國中醫(yī)藥管理局“傳統醫(yī)學醫(yī)術確有專長”專業(yè)人才。多年從事經筋療法的研究與實踐,通過大量實操案例,結合《黃帝內經》的經筋理論,研發(fā)實用“經筋療法”,尤其擅長頸肩腰腿疼痛、僵硬、麻木、腫脹,活動受限以及由經筋引發(fā)的各種痹癥的調養(yǎng),著有《被遺忘的中醫(yī)瑰寶:中醫(yī)易經筋療法》一書。
經筋療法的特色
經筋療法具有簡單易學、療效顯著的特色!會議注重實操,力保每位學員都能快速上手!
1、簡單易學
不需記憶復雜的經絡腧穴,病灶點容易找,調理方案流程化標準化,學會照做,就能有效解除疼痛!零基礎1-2天即可快速上手!
2、療效顯著
老師會為每一位學員調理身體,以作示范;學員可帶病人,當場體驗經筋療法的速效!
3、注重實操
每位學員都必須實操,老師在旁邊指導、答疑,保證每位學員都能學會技能!
老師親自示范手法,現場調理
學員之間互相練習
會議安排
課程每段都是干貨,哪怕只學會其中一項,專病調理,都能讓你在當地贏得口碑!
會議收獲
中醫(yī)養(yǎng)生理療店經營者、從業(yè)者,及有志于學習一技之長來創(chuàng)業(yè)的人群必學!此技術療效顯著,無需刻意經營,僅通過口碑宣傳,就能讓顧客源源不斷!
普通百姓、中醫(yī)愛好者能輕松上手,自己在家解決疼痛問題,免除手術、藥物副作用之苦,節(jié)省至少數萬元醫(yī)療費用!
會議信息
報名費用:1800元/人。會議時間:2021年3月27日-29日(26日報到)會議地址:北京
聯系電話:18510303136、18510956495馬老師、白老師
微信:18510303136、18510956495
公眾平臺:疼痛醫(yī)學知識庫
親愛的用戶,如果您是老用戶,請先登錄后才能進行此項操作;如果您是新用戶,點擊“注冊”按鈕,注冊登錄后,才可以進行此項操作!謝謝合作 !
請選擇用戶類別:醫(yī)務工作者會議組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