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處方中常用計量單位有哪些?
在中藥處方中,常用的計量單位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克 (g): 這是目前最常用的計量單位。大多數藥材都是以克為單位來稱量。例如,黃芪 30 克。
2. 兩 (liǎng) 和 錢 (qián): 在古代,中藥的計量單位常用“兩”和“錢”。1 兩等于 10 錢,現在通常換算成現代計量單位:1 兩 ≈ 37.3 克,1 錢 ≈ 3.73 克。但在現代處方中已經很少使用這些單位了。
3. 毫克 (mg): 對于一些需要精確到較小劑量的藥材或藥物成分,會使用毫克作為計量單位。例如,某些提取物或微量成分可能會以毫克來表示。
4. 升 (L) 和 毫升 (mL): 用于液體類藥物的計量,如煎藥后的湯劑、口服液等。
5. 包 (bāo) 或 袋 (dài): 對于一些已經制成成品的中藥制劑,如顆粒劑、膠囊等,可能會以“包”或“袋”為單位。例如,感冒清熱顆粒 1 包。
6. 丸 (wán): 對于丸劑類藥物,會使用“丸”作為計量單位。例如,六味地黃丸 8 丸。
7. 片 (piàn): 對于片劑類藥物,會使用“片”作為計量單位。例如,丹參滴丸 10 片。
在實際應用中,醫(yī)生會根據病情和藥物的特性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并在處方中明確標注。了解這些計量單位對于正確理解和執(zhí)行中藥處方非常重要。
1. 克 (g): 這是目前最常用的計量單位。大多數藥材都是以克為單位來稱量。例如,黃芪 30 克。
2. 兩 (liǎng) 和 錢 (qián): 在古代,中藥的計量單位常用“兩”和“錢”。1 兩等于 10 錢,現在通常換算成現代計量單位:1 兩 ≈ 37.3 克,1 錢 ≈ 3.73 克。但在現代處方中已經很少使用這些單位了。
3. 毫克 (mg): 對于一些需要精確到較小劑量的藥材或藥物成分,會使用毫克作為計量單位。例如,某些提取物或微量成分可能會以毫克來表示。
4. 升 (L) 和 毫升 (mL): 用于液體類藥物的計量,如煎藥后的湯劑、口服液等。
5. 包 (bāo) 或 袋 (dài): 對于一些已經制成成品的中藥制劑,如顆粒劑、膠囊等,可能會以“包”或“袋”為單位。例如,感冒清熱顆粒 1 包。
6. 丸 (wán): 對于丸劑類藥物,會使用“丸”作為計量單位。例如,六味地黃丸 8 丸。
7. 片 (piàn): 對于片劑類藥物,會使用“片”作為計量單位。例如,丹參滴丸 10 片。
在實際應用中,醫(yī)生會根據病情和藥物的特性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并在處方中明確標注。了解這些計量單位對于正確理解和執(zhí)行中藥處方非常重要。
學員討論(0)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