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杏仁的中藥鑒定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苦杏仁的中藥鑒定要點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來源】薔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maca L.var. ansuMaxim.、西伯利亞杏Prunus sibiricaL.、東北杏Prunusmandshurica (Maxim. )Koehne或杏Prunus armeniacaL.的成熟種子。
【產(chǎn)地分布】生于山坡、丘陵地,可耐瘦土。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等地。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及核殼,取出種子,曬干。
【藥材性狀】扁心形,長1~1.9厘米,寬0.8~1.5厘米,厚0.5~0.8厘米。表面黃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一端鈍圓,肥厚,左右不對稱。尖端一側(cè)有短線形種臍,圓端合點處向上具多數(shù)棕色脈紋。種皮薄,子葉2,乳白色,富油性。無臭,味苦。
【性味歸經(jīng)】性微溫,味苦。歸肺經(jīng)、大腸經(jīng)。
【功效與作用】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止咳平喘藥。
【臨床應用】用量4.5~9克,水煎服,生品入煎劑宜后下;或入丸、散。杏仁用時須打碎,杏仁霜入煎劑須布包。外用:適量,搗敷。用治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血虛津枯、腸燥便秘。
【化學成分】含苦杏仁苷、脂肪油、苦杏仁酶、苦杏仁苷酶、櫻葉酶、雌酮、α-雌二醇、鏈甾醇、苦杏仁酶、膽固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陰虛咳嗽及大便溏瀉者禁服,嬰兒慎服。內(nèi)服不宜過量,以免中毒。劑量大時,輕者可出現(xiàn)頭暈乏力,吐瀉,腹痛,上腹部燒灼感,血壓升高,呼吸加快;嚴重者,呼吸明顯減慢而表淺,昏迷,并可有強直性、陣發(fā)性痙攣,瞳孔散大,血壓下降,最后因呼吸或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