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櫻子的中藥鑒定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金櫻子的中藥鑒定要點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來源】薔薇科植物金櫻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成熟果實。
【產(chǎn)地分布】生于向陽多石山坡灌木叢中。主產(chǎn)于江蘇、安徽、浙江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摘成熟果實,晾曬后放人桶內攪拌,擦去毛刺,縱剖挖去瘦果及茸毛,曬干。
【藥材性狀】倒卵形,長2~3.5厘米,直徑1~1.8厘米。表面黃紅色至棕紅色,略有光澤,上有多數(shù)刺狀剛毛脫落后殘基形成的棕色小突起;頂端宿存花萼呈盤狀,其中央稍隆起有黃色花柱基;基部漸細,間有殘留果梗。質堅硬,切開后可見花萼筒壁厚1~2毫米,內壁密生淡黃色有光澤的茸毛,瘦果數(shù)十粒,扁平,紡錘狀排列,長約7毫米,淡黃棕色,木質堅硬,外被淡黃色茸毛。氣微,味甘,微澀。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酸、甘、澀。歸腎經(jīng)、膀胱經(jīng)、大腸經(jīng)。
【功效與作用】固精、縮尿、澀腸、止瀉。屬收澀藥下分類的固精縮尿止帶藥。
【臨床應用】用量6~12克,煎湯內服;或入丸、散,或熬膏。用治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帶下、久瀉、久痢等。
【化學成分】含有以下幾類成分:鞣質、三萜類、皂苷等。其肉按干燥品計算,金櫻子多糖中的葡萄糖不得少于25.0%。另含枸櫞酸、仙鶴草素、委陵菜酸-6-甲氧基-β-D-吡喃葡萄糖酯、熊果酸、金櫻子鞣質A等成分。
【使用禁忌】有實火、邪熱者禁服。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