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草類中藥——回回蒜的中藥鑒定是怎樣的?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全草類中藥——回回蒜的中藥鑒定要點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來源】毛茛科植物回回蒜Ranunculus chinensis Bge.的全草。
【產(chǎn)地分布】生于山麓、山谷、溪邊、溝邊、路邊和水邊濕草地。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等省區(qū)。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藥材性狀】長15~ 50厘米,褐綠色,被糙毛。須根多數(shù)卷曲成團,黃棕色。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莖圓柱形,常中空。葉皺縮卷褶,展平后為三出復葉,基生葉柄長,莖生葉柄漸短,灰綠色或褐綠色?;ǔC撀洹>酆鲜莨L圓狀球形,果喙短而微彎。氣微,味微辛。以色綠、葉多者為佳。
【性味歸經(jīng)】性微溫,味辛、淡。歸肝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消炎退腫、平喘、截瘧。
【臨床應用】外用治肝炎(外敷)、哮喘(外敷)、瘧疾、角膜云翳。煎湯內服,用量5~ 15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有關穴位及體表部位發(fā)泡。
【主要成分】含原白頭翁素及其聚合物白頭翁素。在新鮮植物中,這些成分可能以毛茛苷的狀態(tài)存在。
【使用禁忌】有毒。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