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草類中藥:大葉香薷的中藥鑒定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全草類中藥——大葉香薷的中藥鑒定要點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來源】唇形科植物燈籠草Cliruo podium polycephalum(Vani-ot)C.Y.Wu et Hsuan或風輪菜Clinopodium chinense(Benth)Q.Kuntze的干燥地上部分。
【產(chǎn)地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草叢、林下。主產(chǎn)于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西、陜西、甘肅、云南、貴州、四川、西藏等省區(qū)。
【采收加工】夏季開花前采收,除去泥沙,曬干。
【藥材性狀】莖呈方柱形,四面凹下呈槽,分枝對生,長30~90厘米,直徑1.5~4毫米;上部密被灰白色茸毛,下部較稀疏或近于無毛,節(jié)間長2~8厘米,表面灰綠色或綠褐色;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不平整,中央有髓或中空。葉對生,有柄,葉片多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長2~5厘米,寬1.5~3.2厘米;邊緣具疏鋸齒,上表面綠褐色,下表面灰綠色,兩面均密被白色茸毛。氣微香,味澀、微苦。
【性味歸經(jīng)】性涼,味苦、澀。歸肝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收斂止血。屬止血藥下屬分類的收斂止血藥。
【臨床應用】用量9~15克,內(nèi)服煎湯,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治療崩漏,尿血,鼻衄,牙齦出血,創(chuàng)傷出血。
【化學成分】全草含風輪菜皂甙A及蒲公英賽-9,12,17-三烯3β,23-二醇等。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