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草類中藥小青藤的中藥鑒定內(nèi)容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全草類中藥——小青藤的中藥鑒定要點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來源】瓶爾小草科植物尖頭瓶爾小草Ophioglossum pedunculosum Desv.及狹葉瓶爾小草Ophioglossum thermale Kom.的干燥全草。
【產(chǎn)地分布】生于陰濕的山地、河岸及溝邊。分布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四川、貴州、云南、臺灣等地。
【采收加工】5~7月采收帶根全草,洗凈曬干,或鮮用。
【藥材性狀】尖頭瓶爾小草:全體卷縮狀。根莖短。根多數(shù),細長圓柱形,彎曲,黃棕色。葉2~3枚,總柄長10~20厘米;營養(yǎng)葉展開后呈卵圓形,長3~6厘米,寬2~2.5厘米;先端鈍或稍急尖,基部圓楔形或寬楔形,柄長5~10厘米,兩側有狹翅,草質(zhì),表面綠黃色,全緣,葉脈網(wǎng)狀。孢子囊穗條形,長2.5~3.5厘米,先端尖,自總柄頂端生出,有8~15厘米長的柄。質(zhì)柔軟,難折斷。氣微,味淡。
狹葉瓶爾小草:葉披針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基部狹楔形。
【性味歸經(jīng)】性微寒,味苦、甘。歸肝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活血祛瘀。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用量15~30克,煎服;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用治癰瘡腫毒、疥瘡、痔瘡、毒蛇咬傷、燒燙傷、跌打損傷、小兒疳積。
【藥理研究】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抗炎、免疫抑制、抗心率失常、抗心肌缺血、保護再灌注損傷、降壓、鎮(zhèn)咳作用。
【化學成分】葉含3-O-甲基槲皮素-7-O-雙葡萄糖苷-4’-O-葡萄糖苷。狹葉瓶爾小草含二酯酰甘油基三甲基高絲氨酸。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