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敗毒散的組方原理及加減化裁分別是什么
“敗毒散的組方原理及加減化裁”是中藥學職稱考試會考到的內(nèi)容,為了幫助中藥學職稱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識點、考點,醫(yī)學教育網(wǎng)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組方原理】
來源:《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柴胡(洗去蘆)、前胡、川芎、枳殼、羌活、 獨活、茯苓、桔梗(炒)、人參各一兩,甘草半兩。
用量:柴胡9g、前胡9g、川芎9g、枳殼9g、羌活9g、獨活9g、茯苓9g、桔梗9g、人參9g、甘草5g。
用法:上為末,每服二錢,入生姜、薄荷煎。加少量薄荷、生姜,水煎服。
運用:具有散寒祛濕,益氣解表之功效。主治氣虛外感風寒濕邪表證。癥見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或膩,脈浮而重取無力。
【加減化裁】
若咳嗽有痰者,可加杏仁、桔梗、法半夏宣肺止咳化痰;濕滯經(jīng)絡(luò),肢體酸楚疼痛較甚者,可加蒼術(shù)、秦艽、防己等以祛風除濕止痛;氣虛甚者,可加黃芪以加強補氣的作用;若正氣未虛者,可去人參,加荊芥、防風以祛風散寒。
推薦閱讀: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敗毒散的組方原理及加減化裁”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中藥學職稱考試動態(tài)、考試經(jīng)驗、政策資訊、輔導課程請關(guān)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中藥學職稱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