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專門整理了耳針麻醉的取穴與操作方法如下,希望對各位考生備考復習有所幫助。
耳針麻醉是通過刺激耳穴達到鎮(zhèn)痛作用,以施行手術的一種針刺麻醉方法。為針刺麻醉的一種。臨床較為常用。
耳針麻醉的起源和發(fā)展
耳針麻醉是在耳針療法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自60年代初問世以來,經過20余年的大量臨床實踐,現(xiàn)已對其適應范圍和臨床規(guī)律積累了一定經驗,逐步發(fā)展成為一種可供臨床選擇使用的新型麻醉技術。
耳針麻醉的特點
因耳穴集中分布在耳廓上,便于針刺操作和術中管理,而且比較安全,生理干擾少,能夠讓病人在清醒狀態(tài)下接受手術治療。耳麻沒有明顯的麻醉后遺癥,術中血壓、脈搏較為平穩(wěn),術后并發(fā)癥少,且恢復較快。
耳針麻醉的適用范圍
耳針麻醉現(xiàn)被廣泛應用于各種使用針麻的外科手術。尤其以顱腦、五官、頸、胸部手術效果較佳[2]。
耳針麻醉的操作
按針麻要求在耳穴上針刺以進行手術。
耳針選穴
通常除了按心藏神,肺主皮毛的藏象學說選取耳部神門穴和肺穴為各種手術的基本穴外,還根據手術部位和有關臟腑選取耳部相應刺激點,如胃切除選胃穴,脾切除選脾穴等。此外,還可配合現(xiàn)代醫(yī)學生理病理學知識選穴,如胸腹部手術常選取有調節(jié)自主神經功能的交感穴等等。耳麻選穴一般只取患側,少數(shù)手術也可雙耳取穴。
耳針的操作方法
操作時采用捻轉法,頻率為每分鐘180~300次;如用電麻儀以雙相尖波電脈沖為宜,頻率一般亦為每分鐘180~300次。刺激強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
對耳穴的刺激有特殊要求,手法宜用捻轉而不宜提插,運針要輕柔,用力要均勻,不可改變針尖方向,要求病人耳廓有脹、熱等感覺。為了易于統(tǒng)一刺激參數(shù),大多數(shù)情況下選用電脈沖刺激代替?zhèn)鹘y(tǒng)的針刺方法。在常用的電脈沖波形中,因斷續(xù)波對人體組織可產生較為持久的感應,可提高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為臨床較多應用的一種波形。刺激強度一般以患者對酸、麻、脹、重的針感能夠耐受為宜。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考試精華知識點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初級護師欄目!我們提供專業(yè)的備考經驗技巧、精煉的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