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關(guān)于“婦人腹痛的中醫(yī)辨證治療”,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了如下信息,詳情如下:
一、腎陽虛衰型
主要證候:小腹冷痛下墜,喜溫喜按,腰酸膝軟,頭暈耳鳴,畏寒肢冷,小便頻數(shù),夜尿量多,大便不實,舌淡,苔白滑,脈沉弱。
治療法則:溫腎助陽,暖宮止痛。
方藥舉例:溫胞飲。
二、血虛失榮型
主要證候:小腹隱痛,喜按,頭暈眼花,心悸少寐,大便燥結(jié),面色萎黃,舌淡,苔少,脈細無力。
治療法則:補血養(yǎng)營,和中止痛。
方藥舉例:當歸建中湯(《千金翼方》)。
三、氣滯血瘀型
主要證候:小腹或少腹脹痛,拒按,胸脅、乳房脹痛,脘腹脹滿,食欲欠佳,煩躁易怒,時欲太息,舌紫黯或有紫點,脈弦澀。
治療法則:行氣活血,化瘀止痛。
方藥舉例:牡丹散(《婦人大全良方》)。
四、濕熱瘀結(jié)型
主要證候: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熱感,或有積塊,伴腰骶脹痛,低熱起伏,帶下量多,黃稠,有臭味,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shù)。
治療法則:清熱除濕,化瘀止痛。
方藥舉例:清熱調(diào)血湯加敗醬草、薏苡仁、土茯苓。
五、寒濕凝滯型
主要證候:小腹冷痛,痛處不移,得溫痛減,帶下量多,色白質(zhì)稀,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膩,脈沉緊。
治療法則:散寒除濕,化瘀止痛。
方藥舉例:少腹逐瘀湯加蒼術(shù)、茯苓。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