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正保婦幼課堂 > 嬰幼兒早教系列課程 > 正文

早教真簡單!廚房里都有的東西就能玩!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在許多爸爸媽媽看來,廚房是個禁忌的地方,不僅有很多易碎物品,而且有刀有火的,最好不讓孩子進去。其實有很多我們常見的廚具,都能給孩子做早教、增強認知,只要我們給孩子提供安全的場所和用品就行了,具體怎么玩,來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0-2歲

1物品認知

兩歲內的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都很強,尤其是我們每天都使用的各種廚具,我們可以提供安全的廚房用具,如鍋鏟、砧板、打蛋器等,讓孩子觸摸感受,豐富他們對物品的認知。

在提供廚具時,我們可以用語言對物品進行詳細描述,幫助孩子更好的認識手中的物品,比如砧板,我們可以這樣告訴寶寶:

這是砧板(名稱)

這是方形的(形狀)

這個砧板是用木頭做的(材質)

它的表面摸起來有一點粗糙(手感)

我們在砧板上切菜(用途)

2敲打音樂會:不同材質的聲音

給孩子一根筷子或勺子,以及各種材質的碗碟(瓷、玻璃、塑料等),讓寶寶敲敲打打,感受不同材質的聲音。敲打的動作可以鍛煉孩子的手臂力量,而不同材質發(fā)出的聲音不同,筷子和勺子敲打出的聲音也不同,又可以刺激孩子的聽覺敏感度。

3游戲:撈“食物”

在大湯鍋里裝上水,放入一些孩子的玩具或其他小物品,再給孩子一個漏勺,請孩子把鍋里的“食物”撈出來。

漏勺上布滿洞洞,孩子在操作的時候,會發(fā)現它無法像普通勺子那樣舀起水,但卻可以舀起固體的玩具,可以讓孩子初步理解固體和液體的區(qū)別。同時,使用漏勺將玩具舀起來的動作也可以練習到孩子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

玩水的游戲孩子們總是很愛的,現在的天氣還是忽冷忽熱,為了避免孩子貪玩而著涼,我們可以選擇比較暖和的午后讓孩子體驗。

4精細動作練習:舀豆豆 準備兩個碗,其中一個碗裝上適量豆子,讓孩子將豆子從一個碗舀到另一個碗里。

這是一個特別經典的蒙氏工作內容(蒙氏理論將孩子的游戲稱之為工作),一歲左右孩子會開始對使用勺子產生興趣,這時適時的引入這個游戲對鍛煉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手眼協(xié)調和專注力都很有好處。

為避免孩子在游戲中誤食,我們也可以將豆子替換成其他可以吃的食物,并全程陪著孩子一起游戲。

對于大一些的孩子,我們將這個游戲進行變通,比如請孩子將泡好的黃豆舀進豆?jié){機里,再和孩子一起做出一杯美味的豆?jié){,或者將彩色糖果舀進漏斗里,通過漏斗進入瓶子,讓孩子觀察。

2-3歲

1果蔬切切樂+過家家

給孩子準備一些仿真廚房游戲道具,如果蔬切切樂,以及咱們之前團過的小廚房等等,引導寶寶在游戲中模擬媽媽做飯的過程。

兩三歲的孩子正處在想象力萌發(fā)的關鍵時期,此時可以多帶孩子玩玩過家家的游戲,既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同時也能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而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天性也使得廚房主題的過家家游戲特別受歡迎。

我們可以在陪伴孩子游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各種食材和廚具的名稱、做飯的步驟,切菜的正確姿勢等等,也是非常好的生活技能啟蒙。

2敲打音樂會:感受音階

準備多個同樣的玻璃杯,里面裝上階梯量的水,想要更漂亮可以再滴上幾滴食用色素,請寶寶用小勺敲一敲,就可以彈奏出美妙的旋律啦。

讓兩三歲的孩子在玩這個游戲,著重讓他們感受音階高低的不同,也可以讓爸爸媽媽敲出簡單的旋律,如小星星等,激發(fā)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3精細動作+專注力:舀豆豆

將“精細動作練習:舀豆豆1”中的單一種類的豆豆,替換成黃豆+黑豆+紅豆的混合物(彩虹燙斗也行,可以根據家里有的食材進行替換),請孩子們將混在一起的豆豆們分出來放進各自的碗中。

這個游戲可以很好地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和專注力,也比單純的舀豆豆更有挑戰(zhàn)。

4廚房小幫手:使用模具

如果媽媽有烘培的愛好,那么家里可能會有這樣的餅干模具,我們可以在做餅干時請孩子幫忙用模具印出各種可愛的圖案。

我們也可以用米飯模具、三明治模具或者雞蛋模具等,和孩子一起做出卡通造型的食物。這可以讓孩子們學會模具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fā)孩子的食欲,自己做出的食物,吃起來當然更香啦。

3-4歲

1廚房小幫手:切蔬菜

三歲多的孩子手眼協(xié)調程度更高,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安全的刀具(如下圖中的這種),讓孩子嘗試切蔬菜。

由于使用刀具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爸爸媽媽們必須全程看護,并在使用刀具前和孩子交待好安全規(guī)則。比如,不可以碰刀刃,不可以獨自使用等等。這樣,也可以在實踐中強化孩子的安全意識。

2藝術活動:叉子變小花

上次的文章(0-5歲分齡早教方案:如何教孩子認識春天?)中,咱們提到用芹菜或者菜葉來畫畫,用叉子當畫筆,效果也很不錯。

用叉子蘸上顏料,印在紙上,再畫上綠色的莖和葉子,像不像一朵朵漂亮的郁金香?

其實用叉子也可以畫出葉子:

或者是煙花:

孩子用叉子在紙上涂成比較密的煙花狀之后,我們可以用不織布剪出小腳或者眼睛耳朵,貼在畫上,可愛的小雞和熊貓就可以完成了。用簡單的方式把孩子的作品變得很有趣,可以激發(fā)孩子對畫畫興趣,也可以讓孩子很有成就感。

3專注力+感統(tǒng)訓練:揉面團

據爸媽說,我小時候很怕面粉,摸到就立刻大哭?,F在回想起來應該是感統(tǒng)失調的表現,對不同材質的東西接觸太少,不習慣。

所以孩子三歲以后,我就帶她玩揉面團的游戲,軟乎乎的面團跟橡皮泥一樣,可以做成各種形狀。

男孩子玩起來也會覺得有意思,還能鍛煉孩子的上肢力量。

4顏色配對:蔬菜水果都是什么顏色

切切樂的玩法可不只是切切,我們也可以準備同色調的彩紙或者布料,讓孩子做顏色配對。同時可以告訴孩子每個顏色的英文單詞怎么說,順便學英語。

4-5歲

1精細動作練習:筷子夾豆子

讓孩子用筷子夾豆子是一項很好的感覺統(tǒng)合訓練,它既可以強化手的精細協(xié)調動作,又可以促進視覺發(fā)展,同時又可以起到健腦益智的作用。在孩子使用筷子夾東西時,不僅是5個手指的活動,腕、肩及肘關節(jié)也要同時參與。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賽,看看誰能夾的比較快比較多,也可以邀請小伙伴們一起來玩。

2藝術活動:醬油瓶變花瓶

準備一個空的醬油瓶子、白膠以及各色毛線。將白膠涂在瓶子的表面,再將毛線一次性纏繞在瓶身上,等膠水干透,就可以做好一個漂亮的花瓶。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完成這個舊物改造的手工,讓孩子自己選擇毛線的顏色搭配,自己動手纏繞毛線。繞毛線和等待白膠干的過程也會比較考驗孩子的耐心,但等到每每的作品完成的時候,孩子們會很開心的。

我們也可以趁機向孩子灌輸“廢品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的觀念,幫助孩子建立環(huán)保的意識。

3味覺練習:猜猜是什么

夏天到了,很多家長回給孩子榨果汁,其實果汁不僅能喝,還能讓孩子對大自然的認知更進一步哦!讓孩子來猜猜都是什么水果吧!

4自然探秘:廚房里的食物哪來的?

從科普的角度教孩子認識廚房里的食物,讓孩子去觀察各種食物的細節(jié),猜猜他們是來自植物的哪個部位。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早教真簡單!廚房里都有的東西就能玩,還請大家多多關注醫(yī)學教育網,我們會隨時更新更多更好的有關醫(yī)學考試、醫(yī)療招聘、輔導資料等相關內容,敬請期待!

退出
特別推薦
官方微信公眾號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官方微信
  • 第一步:微信掃二維碼關注“正保醫(yī)學教育網”;
  •  
  • 第二步:點擊公眾號推送的圖片,并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歡迎合作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