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品甘苦寒而質(zhì)潤,入肺、腎經(jīng)。能清熱養(yǎng)陰生津、潤肺滋腎潤腸,為治肺、腎陰虛有熱之證的良品。
1. 養(yǎng)陰潤燥——用于陰虛肺熱的燥咳或勞嗽咯血。
本品有養(yǎng)陰清肺,潤燥,止咳之功效,常用于陰虛肺熱的燥咳或勞嗽咯血。
?。?)治燥熱咳嗽。單用熬膏服即效,如天門冬膏;亦常配麥冬、沙參、川貝母等同用。
?。?)治勞嗽咯血,或干咳痰粘,痰中帶血。常配麥冬同用,如二冬膏;或配川貝母、生地黃、阿膠等同用。
2. 清火,生津——用于腎陰不足、陰虛火旺之證,以及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等證。
本品有滋腎陰,清降虛火,生津潤燥之功,用于腎陰不足、陰虛火旺之證,以及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等證。
?。?)治腎虛火旺,潮熱盜汗、遺精等。常配熟地黃、知母、黃柏等同用。
?。?)治內(nèi)熱消渴,或熱病傷津口渴。常配人參、生地黃等同用,如三才湯。
(3)治熱傷津液的腸燥便秘。可與生地黃、玄參等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