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蝕瘡去腐(外用)——用于瘰疬,疥癬,牙疳,痔瘡,潰瘍腐肉不脫。
本品乃大熱大毒之品,外用攻毒殺蟲、蝕瘡祛腐作用強烈,可用于瘰疬、疥癬、牙疳、痔瘡、惡瘡腐肉不脫等證。
(1)治瘰疬。可為末,合濃墨汁為丸,如梧桐子大,先用針破瘰,再用藥半丸外貼,蝕盡為度。
(2)治疥癬瘙癢。常與硫黃、密陀僧、輕粉等共為末,濕者以末摻之,干者以生油調(diào)涂。
?。?)治走馬牙疳。將棗去核,包裹砒石,煅炭研末,外敷患處。
?。?)治痔瘡。常與白礬、硼砂、雄黃等制成外用藥,如枯痔散。
(5)治潰瘍腐肉不脫,形成瘺管。常與乳香、明礬、雄黃制成藥線插入瘺管中。
2. 截瘧,劫痰平喘(內(nèi)服)——用于瘧疾,寒痰哮喘。
本品內(nèi)服有截瘧、劫痰平喘作用,用于瘧疾,寒痰哮喘。
(1)治寒痰哮喘久治不愈。常與淡豆豉同用,如紫金丹。
(2)治瘧疾。內(nèi)服可用醋煮砒石、硫黃、綠豆等分為末,空腹服;外用可將本品研細末,每用0.3g置于膏藥中心,于發(fā)作前24小時貼于背部第3椎上。
使用注意:本品有劇毒,內(nèi)服宜慎,不能持續(xù)服用,孕婦忌服。不能作酒劑內(nèi)服。外用也不可過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畏水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