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2024成績放榜慶功會
主講:章一芹 6月20日19:30-20:30
預約免費資料
(一)病因:
水分攝入不足:長期禁食、上消化道梗阻、昏迷未補充液體、高溫下勞動飲水不足等。水分排出過多:呼吸深快、高熱、大量應用滲透性利尿劑。
(二)病理生理:
病人體液喪失以水分為主,鈉鹽損失較少,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增高。由于細胞內(nèi)液滲透壓相對較低,細胞內(nèi)的水分向細胞外液滲出,導致細胞內(nèi)脫水,體液滲透壓升高,通過滲透壓感受器的反射使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使腎小管的重吸收水分增加,導致尿少尿比重增高。
(三)臨床表現(xiàn):
早期輕度脫水,主要以口渴為特點。中度脫水出現(xiàn)黏膜干燥,皮膚彈性降低,眼窩內(nèi)陷,尿少,尿比重高。重度脫水,血清鈉高于150mmo1/L,出現(xiàn)高熱、昏迷、驚厥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
(四)治療:
輕者飲水后立即糾正,不能飲水或重者,應靜脈輸入5%葡萄糖液。當脫水癥狀糾正,尿量增加,尿比重和血清鈉降低時,應當適量補充電解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