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唇的解剖結構是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中常出現(xiàn)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匯總如下,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復習掌握。
1.唇的境界
唇的上界為鼻底,下界為頦唇溝,兩側以唇面溝為界,其中部有口袋將唇分為上唇和下唇。
2.唇的表面標志
(1)口角:即口裂的兩端,其正常位置相當予尖牙和第一前磨牙之間。
(2)唇紅:為上下唇的游離緣,是皮膚和黏膜的移行區(qū)。
(3)唇紅緣:為唇紅和皮膚的交界處。
(4)唇弓:上唇的全部唇紅緣呈弓背狀。
(5)人中點(人中切跡):為唇弓在中線稍低并微向前突處。
(6)唇峰:兩側的唇弓最高點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7)唇珠:上唇正中唇紅星珠狀向前下方的突起。
(8)人中:上唇正中由鼻小柱向下至唇紅緣的縱行淺溝。
(9)人中嵴:人中的兩側各有一條與其并行的皮膚嵴,自鼻底延伸至唇蜂。
3.唇的結構由外向內分為五層:
(1)皮膚:富于毛囊、皮脂腺和汗腺。
(2)淺筋膜:比較疏松。
(3)肌層:主要為口輪匝肌。
(4)黏膜下層:有黏液腺和上、下唇動脈。
(5)黏膜:有黏液腺開口。
以上就是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各位口腔主治醫(yī)師考生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