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結動脈粥樣硬化是內科主任醫(yī)師考試涉及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以便大家更好地復習。
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彈力型動脈,以主動脈、冠狀動脈及腦動脈為多見,常導致管腔閉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嚴重后果。
動脈粥樣硬化多見于40歲以上的男性和絕經期后的女性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本病常伴有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或糖尿病等。腦力勞動者較多見,對人民健康危害甚大,為老年人主要病死原因之一。
癥狀
主要決定于血管病變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主動脈粥樣硬化常無癥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者,若管徑狹窄達75%以上,則可發(fā)生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腦動脈硬化可引起腦缺血、腦萎縮,或造成腦血管破裂出血,腎動脈粥樣硬化常引起夜尿、頑固性高血壓、嚴重者可有腎功能不全。腸系膜動脈粥樣硬化可表現為飽餐后腹痛便血等癥狀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管腔嚴重狹窄者可出現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搏動消失,嚴重者甚至可發(fā)生壞疽。
檢查
1、患者常有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減低,脂蛋白電泳圖形異常,多數患者表現為第Ⅲ或第Ⅳ型高脂蛋白血癥。
2、X線檢查可見主動脈伸長、擴張和扭曲,有時可見鈣質沉著。
3、動脈造影可顯示四肢動脈、腎動脈與冠狀動脈由于粥樣硬化所造成的管腔狹窄、病變部位及范圍。
4、多普勒超聲波檢查有助于判斷四肢動脈、腎動脈血流通暢情況。
鑒別診斷
40歲以上的病人,如有主動脈增寬扭曲而能排除其他疾病,提示有主動脈粥樣硬化的可能;如突然出現眩暈或步態(tài)不穩(wěn)而無顱內壓增高征象,則應疑有基底動脈粥樣硬化所引起的腦供血不足;活動后出現短暫的胸骨后和心前區(qū)悶痛或壓迫感,則應疑及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夜尿常為腎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癥狀之一。此外,患者常伴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易患因子,如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低HDL血癥、糖尿病以及吸煙等。如選擇性地作心電圖,放射性核素心、腦、腎等臟器掃描,多普勒超聲檢查,以及選擇性血管造影等,有助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