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品為少常用中藥。商品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的干燥樹脂。
[歷史]
本品原名“楓香脂”,始載于《唐本草》,蘇敬謂:“楓香,所在大山皆有。樹高大,葉三角。五月斫樹為坎,十一月采脂。”本品在古植物學(xué)文獻(xiàn)中記載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收集整理更早,晉。嵇含的《南方草木狀》云:“楓香,樹似白楊,葉圓而歧分;有脂而香,其大如鴨卵;二月花發(fā),乃連著實(shí),八、九月熟,曝干可燒。”
綜上所述,古今用藥種類及療效基本一致。
本品為少常用中藥。商品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的干燥樹脂。
[歷史]
本品原名“楓香脂”,始載于《唐本草》,蘇敬謂:“楓香,所在大山皆有。樹高大,葉三角。五月斫樹為坎,十一月采脂。”本品在古植物學(xué)文獻(xiàn)中記載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收集整理更早,晉。嵇含的《南方草木狀》云:“楓香,樹似白楊,葉圓而歧分;有脂而香,其大如鴨卵;二月花發(fā),乃連著實(shí),八、九月熟,曝干可燒。”
綜上所述,古今用藥種類及療效基本一致。
張鈺琪老師 2024-02-27 19:25--21:00
回看張鈺琪老師 2024-01-30 19:25--21:00
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