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dǎo)
1.孟詵:和五藏,能滌腸胃,除煩憤惡氣,亦能治痢。
2.《本草拾遺》:止渴。
3.《日華子本草》:療嘔逆吐酒。4.《開寶本草》:主去痰,止嘔噦,消食下酒。
5.《玉楸藥解》:酸澀降斂,治心肺煩郁,療痢疾損傷,止血衄。
6.《現(xiàn)代實用中藥》:治口腔咽喉炎癥。
7.《中國藥植圖鑒》:對心胃氣痛及霍亂有效。
8.《本經(jīng)逢原》:水楊梅,能止渴除煩,燒灰則斷痢,鹽藏則止嘔喙消酒。但血熱火旺人不宜多食,恐動經(jīng)絡(luò)之血而致衄也。其性雖熱,而能從治熱郁,解毒。
9.《本草求真》:水楊梅,能治心煩口渴,消熱解毒。若或多食,則有損傷動血致衄之虞。緣人陰虛熱浮,氣血不歸,清之固屬不能,表之更屬不得,惟借此為酸收,則于浮熱可除,煩渴可解,并或因其過食,而致見有損傷動血之變矣。設(shè)使熱從實致,則食此味必不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