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dǎo)
【性狀】性狀鑒別 小枝呈長圓柱形,長1-1.5m,直徑3-12m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皮孔點狀或稍呈縱向延長,節(jié)處葉痕呈凹點狀;質(zhì)硬,不易折斷,切斷面皮部棕色,菲薄,木部灰黃色,髓部白色。氣微,味淡。葉多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寬卵形,長7-20cm,寬6-15cm,先端漸尖,基部截形或心形,邊緣有細(xì)鋸齒,上面棕褐色至棕黑色,疏被短柔毛,下面色稍淡,無毛或僅脈上有毛,基部脈腋處可見黑色疤痕狀的腺體;葉柄黑褐色,長3-6cm。氣臭,味微苦、辛。
以枝嫩、葉多者為佳。
顯微鑒別 葉粉末特征:綠色。
①腺毛較多,腺頭2-8細(xì)胞,直徑22-35μm;腺柄單細(xì)胞。
②非腺毛2-8細(xì)胞,錐形,常彎曲,長40-150μm,基部直徑約28μm。
③氣孔不定式,副衛(wèi)細(xì)胞3-4個。
【化學(xué)成份】臭牡丹葉和莖含有琥珀酸(succinic acid),茴香酸(anisic acid)香草鞋酸(vanillic acid),乳酸鎂(magnesium lac-tate),硝酸鉀(potassium nitrate)和麥芽醇(malt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