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手機網(wǎng)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手機網(wǎng)

手機網(wǎng)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醫(yī)學百科類 > 中草藥 > 正文

香蕉分類

2012-08-10 18:01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概述

蕉類在植物學上屬于單子葉綱,芭蕉目,芭蕉科,芭蕉屬。香蕉有兩個祖先,即尖葉蕉和長梗蕉。香蕉栽培種就是這兩個原始野生蕉種內(nèi)或種間雜交后代進化而成的。香蕉是一個統(tǒng)稱,別名芎蕉(是因果指稍彎而得名),甘蕉(在古代已有此稱),芭蕉,農(nóng)蕉。中國習慣上依據(jù)香蕉的莖、葉、花、果的形態(tài)區(qū)分為香蕉、大蕉、龍牙蕉與粉蕉。1955年西蒙氏提出了香蕉標分分類法,20世紀80年代,廣東省果樹研究所等應用同工酶、染色體、果實性狀與植物學形態(tài),對國家果樹種質(zhì)廣州香蕉圃保存種植的100多個品種品系進行分類,摸出了一些規(guī)律。

西蒙氏分類法

西蒙氏分類法是用標分法以香蕉的15項性狀作為標準,然后用與尖蕉、長梗蕉逐項比較,按其異同分別標分,凡香蕉性狀與尖蕉同者,給予1分,與長梗蕉同者給予5分,性狀介乎尖蕉、長梗蕉兩者之間的,按其相同程度,分別給予2~4分,由得分多少來確定所受尖蕉與長梗蕉影響的大小,作為分類的依據(jù)(表5)。

表5 香蕉標分分類法的形態(tài)表征表

分類標志 尖葉蕉(簡稱M.A) 長梗蕉(簡稱M.B)
1.假莖色澤 或深或淺著有褐斑或黑點邊 不顯著或無
2.葉柄槽 緣直立或向外,下面具膜翼,不緊裹假莖 邊緣向下,下部無葉翼,緊裹假莖
3.果軸 一般有茸毛或毛 光滑無毛
4.果梗
5.胚珠 每心室具兩行整齊胚珠 每心室具四行不整齊胚珠
6.苞片肩 一般較高(苞片莖部至苞片最闊處之高與苞片高之比<0.28) 一般較低而寬(比例>0.30)
7.苞片卷曲程度 苞片展開向外彎曲且向上卷 苞片僅掀起,但不反卷
8.苞片的形成 披針形成長卵形 寬卵形
9.苞片尖端 銳尖 鈍尖
10.苞片色澤 外部紅、暗紫或黃色,內(nèi)部粉紅、暗紫或褐色 外部為明顯的褐紫色,內(nèi)部為鮮艷的緋紅
11.苞片褪色 內(nèi)部由上至下漸褪至黃色 內(nèi)部均勻褪色
12.苞痕 突起 微突起
13.雄花游離瓣的形狀 瓣尖下或多或少皺紋 罕有皺紋
14.雄花被瓣色澤 乳白色 或多或少有粉紅色
15.柱頭色澤 橙黃色,艷黃色 奶油色、淺黃色或粉紅色

據(jù)Simmonds和Shepherd,1955年。

根據(jù)表列的性狀標分,香蕉栽培種中標分15~23分的來源于尖葉蕉,標分26分或更多的為尖葉蕉與長梗蕉的雜交種。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