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手機網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類 > 藥理學 > 正文

雙氯芬酸藥學原理

2012-08-10 18:57 醫(yī)學教育網
|

藥效學

雙氯芬酸為異丁芬酸類的衍生物,不易溶于水。

藥動學

口服吸收快,吸收完全。與食物同服降低吸收率。血藥濃度空腹服藥(緩釋劑)時,0.25~4小時(平均1~2小時)達峰值,與食物同服時6小時達峰值,直腸服給藥時0.5~2小時達峰值。與食物同服時血漿濃度降低。血漿蛋白結合率為99%。大約50%在肝臟代謝,40~65%從腎排出,35%從膽汁、糞便排出,1.2~2小時排泄完。長期應用無蓄積作用。

藥理作用

雙氯芬酸為非甾體類化合物,它通過抑制前列腺合成而發(fā)揮其藥理作用。具有抗風濕、消炎、鎮(zhèn)痛及解熱作用。其特點是明顯地緩解臨床體征和癥狀、如多種疼痛、關節(jié)腫脹、創(chuàng)傷和術后炎癥等。外用乳膠劑局部應用可使其活性成分穿透皮膚,聚集于皮下組織,抗御急慢性炎癥反應。

口服腸溶衣片,吸收迅速而完全。服用50mg,平均達峰時間為2h,峰濃度為1.5fμg/ml.血藥濃度與劑量呈線性關系。雙氯芬酸的血漿蛋白結合率為99.7%,其中主要是與白蛋白結合。血漿半減期為1~2h.雙氯芬酸可進入滑液,血漿濃度達峰后約2~4h內測得滑液中濃度最高。藥物在滑液中的表觀消除半減期為3~6h.用藥后僅4~6h,滑液中雙氯芬酸的濃度就已經高于它在血漿中的膿度,并可維持12h。雙氯芬酸在肝臟中代謝,約60%的藥物以葡糖醛酸化物及羥化物的形式從尿中排泄。局部應用乳膠劑,其活性成分通過皮膚吸收,吸收量約為應用劑量的6%。然后再經皮膚穿透到炎癥區(qū)域。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