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近年來廣西市場上的走銷品種,價格也年比年往上攀高。2005年還只是80—100元(千克價,下同),2006年升至110—120元,2007年又升至130元—140元;進(jìn)入2008年的價格上升加快,且每次上升幅也大,1—6月升至150—160元,7—9月又升至180元—200元,10月陡升至320—350元,11—12月再次陡升至430—450元,2009年2月已升達(dá)500—550元,單是2008年內(nèi)其價升幅就達(dá)221.4%—230.8%,月均升幅為18.5%—19.2%。2009年2月雙比2008年末價升幅為16.3%—22.2%。為何近年來廣西市場的斑蝥銷勢如此看好,價格年年攀高。
斑蝥有休眠越冬的習(xí)性,通常以氣溫為15℃為宜。2008年2月廣西桂北、桂西、桂西北、桂中部分縣市、遇上多年來罕見的冰凍災(zāi)害,使斑蝥越冬幼蟲被凍死,再也不能產(chǎn)卵繁殖下一代。故上市量也比上年同期減少70%一80%,導(dǎo)致市上貨疏銷勢迅速升溫,價格大幅度上揚(yáng)。
連年市場上的斑蝥走俏,貨量供不應(yīng)求,從而使商家在每年產(chǎn)新時不能購入足的貨量來補(bǔ)足庫存,使庫存長時間處于空虛的狀態(tài)。2008年至2009年1月正是處于這樣的市態(tài),市上貨量緊缺,又無庫存來補(bǔ)市才出現(xiàn)銷勢不斷升溫,價格暴漲。
斑蝥除用于治療惡瘡瘰病、疥毒、疥癬、石淋、瘋狗咬傷等癥外,藥理研究地表明有抗腫瘤、抗病毒作用。尤其用治療多種癌癥有著一定的療效,而擴(kuò)大了用途,對斑蝥用量也不斷增多,據(jù)商家反映,近年來,廣西中藥材市場平銷量正以15%—20%向上遞增,因此,也促使市上的銷勢不斷升溫,價格年年向上攀高。
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認(rèn)為:斑蝥的市場需求量仍只增不減,預(yù)測在今后的一定時間內(nèi),斑蝥在廣西市場上盡管價格有所浮動,但其銷路仍會不斷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