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地施肥,應選擇向陽、背風、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強的肥沃田塊,清除前茬作物殘留物,及時耕翻曬垡,澆足底水,施足基肥(畝施優(yōu)質(zhì)有機肥5000~8000千克,20~30千克磷、鉀肥),播種前畦面保持平整、松軟。 蒜怕淹水,選擇介質(zhì)很重要,要保水力佳也要排水方便,絕不能淹水。
2.播種育苗,應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播種前應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種子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fā)芽率),一般播種適宜深度為3~4厘米。播種后澆透水,為防止干旱,同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溫保墑,防治土壤結板,提高出苗率。
3.田間管理,根據(jù)大蒜生長需求及時的澆水追肥,中耕除草,在生長期及時噴施壯莖靈,同時還應在孕薹期噴施地果壯蒂靈使地下果營養(yǎng)運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增強植株抗病力,提高大蒜產(chǎn)量。
一、葉枯病該病為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在病殘體上越冬。多雨高溫、氮肥過多、過于繁茂的徒長弱苗極易發(fā)病。病菌侵染葉片和花梗,一般多從葉尖開始發(fā)病,逐漸向下擴展。初生為白色圓形斑點,后擴大為密生黑色粉狀霉層,最后葉和梗變黃枯死,并從病部折斷。發(fā)病嚴重時,大蒜不易抽薹。防治方法:(1)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性。(2)收獲后清除病殘體并集中處理。(3)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二、灰霉病該病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葉片,多發(fā)生于植株生長中后期,病斑初為水漬狀,后為白色或灰褐色,病斑擴大以后成梭形或橢圓形的灰白色大斑,半葉甚至全葉表面生灰褐色絨毛狀霉層,組織干枯,易拔起。病菌以菌絲態(tài)在土壤或病殘體上越冬。大蒜感染此病后,常造成葉柄和地下蒜頭腐爛。防治方法:(1)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雨后及時排除漬水。(2)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3)發(fā)病初期,噴施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
三、害蟲大蒜常見的害蟲有根蛆、蔥薊馬、潛葉蠅、蠐螬等。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且蒜種與肥料應適當隔開,切不可將蒜種貼在肥料上種植。根蛆危害嚴重的地方,可用90%晶體敵百蟲750克對水50公斤溶解,再潑灑在750公斤糞土上,拌和后施下。同時遭受根蛆、蠐螬危害時,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噴灑基部。如發(fā)生蔥薊馬、潛葉蠅,可用殺蟲劑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