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dǎo)
灰藋,去濕,解毒。
治瘡瘍腫毒,疥癬風(fēng)瘙。
①《本草拾遺》:主惡瘡,蟲(chóng)、蠶、蜘蛛等咬,搗碎和油敷之;亦可煮食,亦作浴湯,去疥癬風(fēng)瘙;燒為灰,口含及內(nèi)齒孔中,殺齒匿甘瘡。
取灰三、四度淋取汁,蝕息肉,除白癜風(fēng),黑子面酐,箸肉作瘡。
子:炊為飯,香滑,殺三蟲(chóng)。
②《醫(yī)林纂要》:去濕熱。
③《四川中藥志》:能清熱退燒。
【用法與用量】?jī)?nèi)服:煎湯,1~2兩。
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選方】治紫癜風(fēng):灰藋(不拘多少,燒灰,用紙襯淋取汁,煉令如膏約兩匙許)、雄黃、丹砂、膩粉、麝香、蝦蟆灰、石硫黃、礬石灰各一錢。
上八味,將七味同研如粉,與煉了灰藋濃汁搗煎如膏涂之,干即易,膏硬以醋潤(rùn)之。
(《圣濟(jì)總錄》灰藋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