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莫唑胺治療腦膠質瘤的臨床應用進展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是近年出現(xiàn)的一種治療腦膠質瘤效果較好的新藥,1997年該藥在歐盟專利藥品評審委員會(CPMP)一致推薦下得到批準生產(chǎn),并于次年在歐洲上市,l999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準其在美國上市用于惡性膠質瘤的化療,2000年以后國內(nèi)逐步有臨床應用的報道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替莫唑胺不僅對腦膠質瘤療效較好,對白血病、黑色素瘤、淋巴瘤和實體瘤亦有明顯治療效果。替莫唑胺具有較寬的抗腫瘤譜,可口服,易于透過血腦屏障,酸性環(huán)境下穩(wěn)定,與其他藥物沒有疊加毒性,可用于對亞硝基脲耐藥的病人,現(xiàn)已作為一線化療藥物在臨床推廣應用。本文總結替莫唑胺治療腦膠質瘤的聯(lián)合治療的研究進展情況,并對其耐藥和毒副作用問題進行綜述,以便臨床對替莫唑胺進行深入研究。
替莫唑胺與其他烷化劑無明顯區(qū)別,毒性作用主要發(fā)生在骨髓、淋巴系統(tǒng)、睪丸和腸胃道。主要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乏力和血液學毒性,惡心、嘔吐、頭疼和倦怠的發(fā)生頻率最高,多為自限性,用止吐藥即可控制。骨髓抑制(血小板減少癥和嗜中性白細胞減少癥)為劑量限制性不良反應,多數(shù)病人骨髓抑制輕微,發(fā)生Ⅳ級骨髓抑制的比例為7%~8%,70歲以上的女性病人發(fā)生Ⅳ級骨髓抑制的幾率稍高。
延長病人的生存時問一直是惡性膠質瘤化療的主要目的,而緩解其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降低不良反應同樣是惡性膠質瘤化療的重要目標。盡管亞硝脲類抗腫瘤藥物在傳統(tǒng)的惡性膠質瘤化療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較強的消化道反應及骨髓抑制作用,限制了臨床應用。
替莫唑胺在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方面優(yōu)于洛莫司汀,且血液系統(tǒng)的毒性反應和腸胃道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后者。由于替莫唑胺的不良反應少,口服耐受性好,病人的生存質量較高,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替莫唑胺在腦腫瘤治療領域中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