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手機網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類 > 中藥材 > 正文

海浮石礦物形態(tài)

2012-11-09 19:06 醫(yī)學教育網
|

浮石(《千金方》)非晶質。一般為白色、淺灰色,偶爾呈淺紅色。具有標準的多孔構造,形似蛀窠,有時具管狀構造。表面暗淡或具絲絹光澤。性脆。比重小,在水中可以浮起。為火山噴發(fā)出的巖石,主要由玻璃質構成,偶含少量結晶質礦物。

動物形態(tài):①脊突苔蟲固著生活的水生群體動物。雌雄同體。群體常呈樹枝狀。個體很小,為囊狀。體外分泌石灰質及膠狀物質,形成群體之骨胳。體前端有口,口緣有馬蹄狀的突起,其上生多數觸手。消化管屈曲成U形,肛門亦在體之前端。常附著于海濱巖礁上。分布我國南方沿海各地。②瘤苔蟲與上種近似,群體呈腫瘤狀,淡黃褐色。常附著于海藻、柳珊瑚、巖石上。分布同上。

海浮石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