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心理護理”與“心理治療”是兩個既相互聯系又有區(qū)別的不同概念。
在《護理心理學》一書中,劉曉虹主編闡述了下述觀點。心理護理和心理治療從總體上講,雖有共同的實施對象———病人,但各自的側重點卻不盡相同。心理治療比較注重開展神經癥、人格障礙等精神有異常的病人的診治性研究。而心理護理則更側重精神健康人群的心理保健,強調對患有心身疾病、軀體疾病而無明顯精神疾患的病人以及健康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導或干預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所以說,“心理護理”絕不是“心理治療”等醫(yī)學心理學概念的簡單外延,而是運用于護理領域、有別于“心理治療”的獨特概念。心理護理的運用也不應是心理治療技術的模仿或照搬,而必須有一整套自成體系的先進科學理論和規(guī)范化操作模式。
心理護理的理論作為現代護理心理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雖不十分深奧,但在廣大護士的知識結構中卻是不可缺少的。它必須緊扣護理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借鑒“他山之石”的基礎上,逐步發(fā)展成為一種具有專業(yè)特色的系統理論和應用技術。從實施形式上看,心理護理既不限于泛泛的護患交談,也不同于日常做政治思想工作,它必須有一整套規(guī)范化的臨床應用模式。從實施效應上看,心理護理無時不體現在護士與病人交往的舉手投足之間,但它卻又是常易被廣大護士所忽視的。
目前在臨床心理護理中更能普遍發(fā)揮效應的,恰恰是這種尚未被廣大護士所意識到、正有待于積極開發(fā)的心理護理途徑。